家长问答>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控制玩手机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控制玩手机

611

  •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只要一出门,无论是在地铁、公交还是商场、马路上,总能看到有小孩低头注视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从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到,手机控已经成为社会的常见现象了,如果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控制玩手机?

    1.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就像是磁铁的负极对正极的抵抗力,那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不要认为小孩子玩电子产品是在培养智力。

    2.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孩子对一切的东西都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把手机收起来,他自然会找到另外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

    3.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

    4.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5.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比如各种作业帮、英语词典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时间过久家长便需要督促察看。

    6.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看书学习,并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严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学习上。

    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的危害:

    一、沉迷游戏,不好好吃饭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有了手机之后,便会全身心投入到网络世界当中,网络游戏的界面新奇、内容丰富精彩,很容易让孩子一玩就停不下来从而长时间沉迷于游戏当中,甚至会因为游戏而废寝忘食,不好好吃饭,对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危害。

    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大多数都是在玩游戏,不仅仅是在休闲时间玩游戏,而且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也会经常玩游戏,严重影响到学习质量,从而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三、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沉溺于手机,满脑子都是手机游戏,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

    四、交流障碍

    孩子鼓劲玩手机,时间长了,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在交往中也显得没有自信。

    五、安全

    孩子没有自控力,玩手机的时候,容易出现危险,比如有的孩子过马路还看手机。

    2024-02-06 查看全文
  • 手机几乎是成年人必备的生活物品,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又方便通讯,能让生活便捷不少。但是,因为手机频繁地出现在家庭生活里,又颇具诱惑力,以至于很多孩子就爱上了玩手机。

    如何控制高中孩子玩手机

    如何控制高中孩子玩手机?

    1、以身作则

    家长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很多孩子迷恋手机都是来自于跟随着家长有样学样模仿来的,家长在孩子玩手机成瘾问题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家长只有自己带头不迷恋玩手机,说教起孩子来,才会有力量、有效果,让孩子信服。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找回学习的动力。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逐步提升学习成绩,找回学习的成就感。另一边,家长也要和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请求他们帮忙引导孩子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心思回到学习上。

    3、不要把玩手机当成奖励

    这个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也是一点教育误区。把让孩子多玩几个小时手机当作奖励,从表面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养成习惯之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玩手机当作最大的诉求,这个习惯是非常不好的。

    高中孩子爱玩手机的原因有什么?

    1、寂寞,孩子在家独处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很寂寞。而手机则可以成为孩子们的伙伴,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安慰。

    2、尊重和认同太少,无法满足孩子的现实需要。有人说,一个孩子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沉迷游戏。其实恰恰相反,很多孩子因为在学校和家庭里找不到学习的自信,才跑到游戏里找自信、找成就感。

    高中孩子爱玩手机的表现?

    1、时长不断增加。孩子原本可能一次只玩半小时,但渐渐地增加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彻夜,而且想控制也控制不住。

    2、干扰正常生活。“打游戏”“刷短视频”都是一种行为,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都是正常的,甚至可能有助提升认知、调节心情。但如果孩子因为玩手机不去上学、不能完成家庭作业,还会失眠、焦虑,就是不正常的、病态的。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沉迷手机肯定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习惯,作为家长要耐心的帮助孩子改变,而不是采取简单粗鲁的方式,比如打孩子,摔手机。这只能弄巧成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要用命令或者斥责的语气告诉孩子不准玩手机,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比如一个星期什么时候可以玩、玩多久,将条款写下来,双方签字按手印,严格按照协议来。

    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最有效的方法

    1、首先,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面玩手机,自己都玩的兴味盎然,怎能叫孩子不玩。

    当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老玩手机(正常的打接电话是可以的),多陪孩子,可以玩游戏啊,或者其它的,这样孩子的精力都在和父母玩耍的快乐中。

    2、让孩子认识到手机的危害,手机辐射对大脑发育会造成伤害,对眼睛也有伤害,玩的久了会近视眼。

    3、找一个替代品,让孩子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出条件是不要玩手机。或者引导孩子对其他方面的兴趣,如音乐画画舞蹈等。4、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是家庭的生活习惯,父母可以多看书代替打麻将,多组织户外活动代替躺尸,这样孩子从小就会受咱们的感染,自己会把兴趣放在阅读上、社交上... 好的习惯是靠感染的,是靠从小培养的。

    5、奖励机制,比如完成作业可以玩半小时,或者做点家务可以奖励玩一会,到时间就收回。

    6、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可能随时都盯着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锻炼孩子的自觉能力和自我判断力,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什么。

    孩子沉迷手机的坏处:

    第一、影响学业。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完全陶醉于虚幻的世界里。

    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第二、影响视力

    孩子长时间看手机屏幕,会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天持续用平板电脑1至2个小时以上,三个月视力就可以从1.0下降到0.5左右。

    第三、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沉溺于手机,满脑子都是手机游戏,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

    第四、影响孩子社交和人际关系。

    比如性格冷漠,亲情疏远对学校的任何活动不感兴趣,什么也不想干。好不容易过大周放假回来,父母都想着跟孩子多说几句话,可是孩子自顾自的玩手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第五、盲目攀比,不择手段。羡慕别人有手机,不择手段购买,可以谎称学校收费。

    第六、安全问题。孩子没有自控力,玩手机的时候,容易出现危险,比如有的孩子过马路还看手机。

    移动互联时代,怎样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这个不一定标准一致,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

    但是最好不要连续使用超过40分钟,否则对于孩子的视力、骨骼发育、手机依赖度都有影响。同时可以给孩子一定一个手机使用时间的兑换规则,例如做家务、写作业完成度都可以和手机使用时间挂钩。

    其次,培养孩子使用手机的思维。

    现在很多孩子和家长基本认为手机=打游戏,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也是一个孩子使用手机的错误模式。

    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培养孩子使用手机的思维,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教孩子学会用手机词典查英文单词;用手机语音教我们唐诗宋词,这是可以在孩子刚刚接触手机的时候进行干预和培养的。

    第三,规范观看内容。

    手机毕竟功能众多、各种信息和内容的吸引力都比枯燥的学习要有诱惑力。

    所以如何能有效的规范孩子观看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通过手机加密和流量限制功能固定孩子可以使用的app种类、通过手机的儿童模式固定孩子的浏览内容、当然也可以和孩子进行约定并观察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家长对孩子的手机使用进行引导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能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用手机观念,孩子也能更好地学会利用手机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技能。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

    1、适当允许孩子接触手机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百分百有害处的,手机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犯不上“谈手机色变”,因为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变得必不可少,既是交流工具,也是信息工具。

    小孩子之间也会适当交流信息,比如流行的歌曲、好玩的游戏、时髦的语言等等,这些是我们家长可能给不到的。所以可以适当让孩子玩玩手机,体验一下各种游戏,也容易和同学有共同语言,马云不是说“未来不会玩的孩子,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一般来说,孩子的空余时间会比较多,特别是那些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会有更多闲余的时间需要度过。如果不能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就只会选择玩手机了。

    因此父母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不再那么沉迷手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用下棋,拼图,绘画等业余爱好代替玩手机。同时同化自己的孩子一起慢慢加入到这些兴趣爱好中,来一场不一样的亲子互动。

    3、家长应以身作则

    有些父母一再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的时候,自己也是整天抱着手机玩的没完没了,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孩子的劝服力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孩子在学习、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应自觉的把手机放到一边,养成一个良好的模范作用。

    不管工作多忙,不管生活压力多大,家长都要抽出相应的时间,多陪陪孩子,多进行一些活动,来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就不会那么沉迷于手机了。

    4、控制情绪,控制时间

    一旦孩子可以自己掌握了手机,完全可以忘乎所以的玩耍了。作为家长,不能期待孩子可以自己控制住时间,有的时候,可以借助手机屏幕保护,路由器限制等等科技手段来辅助限制住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孩子玩手机的坏处:

    1、不良信息泛滥,腐蚀心灵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低俗信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影响睡眠,不利于长高

    很多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天天玩手机,可是真的放下的时候,还总是舍不得。有的孩子就会熬夜玩手机,或者打游戏,沉迷其中。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对于孩子来说晚上九点多钟上床睡觉是最好的,可是偏偏熬到十二点之后,这是不利于长高的。因为人的成长激素分泌高峰期是在十二点一点左右,如果孩子一直不睡觉,就会影响成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孩子自身原因。由于网络、游戏等能使孩子释放压力、产生快感,从而导致孩子逃避正常的学习压力,放弃学习,沉浸在手机网络或游戏中;有些孩子存在伙伴交往上的困难,也会远离现实生活中的伙伴,到虚拟世界中寻找...

    2、手机原因。手机游戏、小视频等APP(手机软件)都是按照大数据原则和游戏心理原则来设计的,符合游戏心理学,会不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诱导孩子持续使用这些手机APP、游戏或网络,从而导致孩子上瘾。

    2024-05-06 查看全文
  • 初中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比较常见,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慢慢有自己的主意,或许会呈现叛逆倾向,家长要先学会冷静思考,了解孩子内心的实在想法和行为动机,再挑选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如何控制初三孩子玩手机?

    1、正确和孩子沟通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找一个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关于如何正确获得新知识和新资讯,是否需要了解社会,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等等。初中生时期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了解和知道,但是无法看到很多事情的本质,所以作为目前,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心,先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和孩子探讨,尊重孩子,孩子才会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帮他解决问题。

    2、给孩子一些合理建议

    给孩子一些合理建议,并且和孩子达成一些共识,比如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二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和精力要放在学习上等等。对于一些比较乖的初中生,或者可以听进去父母话的初中生,我们可以好好和孩子沟通,达成一些彼此都接受的条件,这样会有利于母子/父子关系。

    3、约法三章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就什么也做不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用命令指着孩子,残忍地把手机收起来锁在保险柜里,顺便把保险柜的钥匙也锁进保险柜里,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4、父母做好榜样

    首先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如果作为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也是总玩手机的话,那么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底气,有时候甚至会遭到孩子的反驳,所以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现在的成年人也是手机不离身,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总是玩手机,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孩子。

    初三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比较年轻,二三十岁的年纪也是很贪玩的,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只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自己的注意力全在手机上而不是在孩子上,孩子虽然年纪小,不过学习的能力很强,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话,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只会依靠手机。

    2、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有位教育专家曾说:“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但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能量给孩子。”每一次的亲子沟通,都有手机横亘在中间。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少,越来越乏味,孩子没有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沉迷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3、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孩子身边的朋友同学,都经过手机进行沟通联络,平常的日常日子中手机强壮的功能也能够带来很大的便当,长时间的使用,孩子就对手机形成了依赖。

    初三孩子玩手机的影响:

    1、成绩下降

    有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没办法释放,就会通过手机来放松自己,可是孩子在面对手机的诱惑时,控制不住自己,就会沉迷其中,导致学上上课的时候,容易分心,不能跟上老师的学习课程,就会导致自己的成绩下降。

    2、伤视力

    高能可见光(也称蓝光)来自于电脑、发光二极管、手机和电视,50%的黄斑变性与这种光有关。这种类型的光很可能是造成很多孩子近视的原因,因为他们玩了太多的电子游戏,或是浏览手机屏幕的时间过长。蓝光还会造成皮肤过早老化。

    2024-05-05 查看全文
  • 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逐渐占据人们的生活,成为习惯。现在的许多人,已经有了"手机分离焦虑症",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对手机上瘾。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玩手机?

    1、正确认识手机的两面性

    家长首先要知道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家长不要否定手机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因为说手机中的很多信息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益的。比如百科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新闻能帮助孩子了解世界;学习软件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些影视,电子书,电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手机不离手就没收孩子的手机,而是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这些信息。

    2、制定规则,限定使用手机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规则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还可以把规则书面化,张贴在家里显眼处。假如孩子不遵守约定,大人也要坚持原则,强制关机,孩子为此哭闹,家长不能妥协,允许孩子情绪的发泄,待孩子情绪稳定后跟孩子好好谈一下。

    3、父母进行有效的陪伴

    很多家长下班回家后,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他们之间根本不交流。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转而在网络上寻求“存在感”。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趣事或问题,让孩子知道自己被关心和爱护,才不会只是在手机中寻求存在感。

    4、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拿出了大法宝——手机。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

    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孩子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不要养成孩子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孩子玩手机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对家长的模仿

    一个迷恋手机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迷恋手机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定论是"身教大于言传",当家长一边不让孩子玩手机,一边自己又乐此不疲的时候,孩子更多的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不是听大人的口头教育。

    2、父母没有用心的陪伴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过有的家庭处于种种原因,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会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是其他亲戚照顾,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就会给孩子买手机。甚至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未来让孩子不打扰自己,便让孩子玩手机。

    孩子爱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孩子注意力

    现代人仿佛得了一种离不开手机的疾病,每隔几分钟都要看一眼手机,生怕自己看漏了什么重要信息。孩子们也一样,在离开手机的时候,脑袋里想的不是学习,而是时间快点过去,好再去玩手机。长此以往,孩子的专注力会下降。

    2、视力下降

    儿童每天持续用平板电脑1至2个小时以上,三个月视力就可以从1.0下降到0.5左右。据调查得出: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2024-05-05 查看全文
  • 家长看着孩子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不说忍不住;说多了孩子麻木,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引发争吵,伤害亲子关系。与其天天指责孩子玩手机,不如你们共同协商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以及使用规则。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机?

    1、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

    2、做表率

    有不少家长,自己整天沉浸在手机世界里,他们刷手机里的小视频可以刷一天,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是大人,没有学习压力,玩玩手机,缓解工作中的紧张情绪,没啥大不了的,而孩子不能玩手机,是因为他们有着很重的学习任务,一定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3、让孩子自己赢取玩手机的时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可以制定奖励措施,每天作业完成的好,正确率高,就会赢得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

    4、构建舒适的环境

    有些小伙伴之所以不能安心学习,有一部分原因时因为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比较容易让自己分心,无法集中精力。为了让自己逃离手机“魔爪”,让自己沉迷学习,你就需要营造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孩子的性格因素

    自己孩子面对压力、挫折或者批评的态度,也能发现一些特点。有些孩子被批评了,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意见,然后这事儿就放下了。而有一些孩子呢,可能就更容易采用消极回避的方式来应对压力。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的情况。

    2、好奇心重,有强烈探索欲的年龄阶段

    手机带来的网络世界则恰恰具有新奇多样的特点,千变万化的不同内容,各式各样的表现形态,这些种种都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拥有自控力较差,自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的特点。

    3、手机本身的趣味性

    拥有一部手机,我们可以行走天下,这是我们常常都在说的一句话。确实手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不管是查找信息还是了解其他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快速的得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他们所能得到的讯息也比我们想象的多。在这之中,必然也会有感兴趣的存在。相比于学习来说,他们对手机更为喜爱。

    2024-04-1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