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不想去上学了能休学吗
804
-
高一的孩子刚从初中进入高中,教学方式与学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一时间难以适应产生不想上学想休学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正确对待,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高一不想去上学了能休学吗?
高一不想上学不可以办休学。
休学是指学生因故不能继续学习,经学校同意,暂停学习,学籍还保存在该学校。休学了不用去参加考答试。
而办理休学是有一定条件的。通常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学生因伤、病经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1/3以上者。根据考勤,一学期因病请假而累计缺课超过该学期总学时1/3以上者。因某种特殊疾病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者。在允许修业年限内,学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
高一孩子如何办理休学手续?
1、休学所需材料。
(1)持家长或学生本人申请书。
(2)市级以上医院病历。
(3)休学证明须由班主任教师签字。
(4)因病休学、复学时,应由学年主任及校长签字,交验健康证明。
2、休学手续的办理程序。
(1)校长批准,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学校将休学登记留存备案,并报省学生水平考评办。
(2)休学一次为一学年。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要申请办理延期休学手续,其程序与办理休学手续相同。连续休学不得超过两次。
(3)办理复学手续,经学校审批后,编入休学时的同一年级学习。休学期满后,超出一个月未办理复学或延期休学手续者,按自动退学处理,其学籍不予保留,并通知学生及家长。
高一不想去上学了怎么教育?
一、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二、如果孩子是因为迷恋上了手机或者网络游戏,那么父母可以考虑一下,在现实中去发现孩子的爱好,多借机让孩子参与,一旦在这个爱好中孩子能获得成就感,那么他也会慢慢思考,手机游戏带来的利与弊。
三、不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父母可以采取鼓励、奖励的方式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
四、父母抽空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运动,提高孩子的抗挫折的耐受力。端正孩子的学习动机,加强修养。
五、在孩子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时,父母要善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下棋、练字等“。
六、要拉着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保证身体健康,青春期身体发育变化多端,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才能更积极的对待学习。
2024-01-27 查看全文 -
刚上高中不想去上学了,是因为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通常高中学习难度较大,孩子学不会,成绩提升不了就会产生无力感,也就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其实听不懂,完不成这一问题并不是特例,而是常见现象。更多层面上,厌学是一种心理障碍。
刚上高中就不想去上学了怎么办?
1、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缓解孩子对于学习的“倦怠”。从家庭层面来说,提高学习氛围感,这里的学习氛围不拘泥于学习科目,多关注一些科普账号,多带孩子参与读书会、科普活动等,多方面挖掘孩子的兴趣点,从兴趣点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产生想要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
2、及时疏导孩子情绪
家长稳住自己的心态不要说风凉话;不要过度的关注,关心则乱,越是想解决问题越是无法解决。孩子一旦产生厌学的情绪,就很难快速走出这种情绪,我们的疏导应该以缓解为主厌学情绪为主,不要勉强孩子去上学,给他几天的时间去思考,梳理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
3、多欣赏和赞扬孩子自立、自主的行为
这样的称赞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将学习与自我成长结合在一起,形成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动力,并有助于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行为习惯。父母应避免用其他孩子来贬低自己孩子的做法,父母越是不承认孩子的努力,孩子成长得就越缓慢,其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都会因此而滞后。
4、协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青少年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不成熟,常常会过高估计自己,经历多次失败的打击,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对此,父母应当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划分为各个阶段逐步实现的小目标。促使孩子在每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喜悦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提髙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5、尝试走进孩子内心
家长要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家长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一起打打篮球,和孩子聊聊好看的漫画,在与孩子共同追求热爱的事物时,是最容易打开孩子心扉的时刻。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为什么不想上学,相信孩子也很乐意倾诉。
6、让孩子知道不上学的后果
如果一个高中生不想上学,那么我们可以先问清楚他不想上学的原因,然后再跟他分析上学的好处,或者跟他说上学也有辛苦的地方,但是这个年龄还太年轻,这个年纪出社会肯定会比读书更辛苦更累,并且我们可以跟他分析读书的利大于弊,相信他会好好的思考的。
7、告诉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快乐
我们要告诉高中生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培养自学兴趣。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学习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2024-04-17 查看全文 -
孩子不想去上学,一定不会突然而为之,尤其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少会去做一些叛逆的行为,往往都是很安分的,他们一旦出现例如不想上学这种反常的行为,就说明他们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是很脆弱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所以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到孩子不好的情绪。
才高一就不想去上学咋办?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不想去上学的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孩子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家长要引导孩子不要轻易放弃,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仔细分析,哪怕不能求得正确结果,不断地接近正确答案也是一种进步;当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些进步时,家长不仅要对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还要与孩子一同分析进步的原因和方法,进而把这种进步继续保持下去。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少不想去上学的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他们既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主动学别的同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题海面前束手无策,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各门课的学习方法不同,家长帮助孩子从具体的学习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有了正确的方法,效率就会提高,也会培养起学习兴趣来。
4、与孩子共同面对高考
很多孩子在进入高中之后,成绩就开始有了很大的波动,即使到了高中之后,成绩上不去,也会感觉到非常的害怕。因为在高一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也是非常重。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玩耍。不要让孩子总是在学习上,这样反而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
5、理解孩子的压力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孩子放学回到家都会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和孩子商量一下,孩子厌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然后根据原因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了,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的趣事。
6、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目标
高一就不想去上学的孩子可能不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多数认为是为父母和老师、或为考试名次而学,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只是随大流,因此作为家长要引导学生给他们更明确、更具持久性的目标,对于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合理规划,让他们看见未来,重新唤起学习动力。
7、稳定情绪
不想去上学的孩子一般比较容易受周围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安心的学习,比如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早恋或者对某位老师不喜欢等,这些困扰严重地消耗着他们的心理资源,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后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家长要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稳定孩子的情绪,尊重、信任、鼓励孩子。
2024-04-14 查看全文 -
孩子突然不肯上学,原因有很多。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表达出来,我们就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无法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到孩子。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倾听,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
小孩突然不想去上学了什么原因?
一、孩子可能在学校受欺负
最近这几年来,关于校园霸凌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小学校园里尤其是低年级之间发生霸凌事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依然不能肯定地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快乐平安的。
也有报道说过,有的学校的老师会有猥亵学生的行为,除此之外,孩子和同学之间有没有发生矛盾,有没有获得老师不公正的待遇有没有被高年级的同学勒索欺负等等,这些外在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孩子不想要去学校的原因。
二、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
如果经过了解发现孩子近期并没有发生任何突发事件,那要考虑孩子是否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在平时就鲜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这样的孩子也有可能在学校缺少朋友,习惯独来独往,成绩平平甚至偏差,那么厌学并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平时各种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到达顶峰,后以厌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忽视或高压的教育方式
有的孩子缺乏关爱,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往往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寻求关注,获得关爱。而有的孩子是在长期的高压教育下长大,家长管教严格,对成绩过渡关注,平时对孩子缺乏肯定,甚至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长此以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其实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对家长发起控诉。
四、认知的问题
有些孩子可能从小在环境中间、在学习中间、在同学之间,对学习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曾经认为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加,他们吸收的信息的改变,突然之间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感,甚至认为读书没用。所以,这都是“孩子本身”的原因。
五、夫妻关系不好,孩子没有心思学习
夫妻如果三天两头的吵架和打架,孩子不仅没有心思学习,而且可能出现自卑、内向的性格。
六、老师的原因
有些老师太过严厉,对同学严格要求,当同学达不到这个标准是就会被惩罚,出于惧怕心理而恐惧上学,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师的不负责任,对孩子疏于管教置之不理,或者歧视孤立某些同学,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这两种情况下,依然可以采取第一种办法,转学到一个新环境,重新开始。
小孩突然不想去上学了怎么办?
1、全然接纳孩子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当听说孩子厌学时,心情往往比孩子还要痛苦,想到自己那么辛苦地赚钱,悲从中来,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落在我的头上?家长从心理上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这就给开导孩子留下了隐患,很容易就变成了批斗大会,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更远的角落。
孩子体会不到接纳与爱,厌学情绪常常会升级成更严重的自我放弃,有的干脆直接辍学。所以,应对孩子的厌学,首先需要家长先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不管孩子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理解并接纳,然后,再寻找解决办法。
2、迅速掌握孩子的情况
如果之前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太了解,现在要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同时,及时向老师反馈他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反常行为,并请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尝试去寻找孩子的同伴,从侧面也可以更多地掌握孩子近期的心理动向。不管你观察、了解到哪些信息,不要跑去质问孩子,或是去揭穿孩子。要想成功解决这个难题,你始终应该跟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对立面。
3、与老师保持沟通
家长平时应该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如果是受到批评或者嘲讽而不肯上学,则需要与老师合作,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变化,增强孩子在学校的自信心。
4、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学会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家长要给予孩子合理的教育期望,不要拿孩子去跟别人比较,要学会尊重、倾听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和感受,而不只是以成绩为准则。
5、帮助孩子学会真学习
当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或是孩子去体验过生活的艰辛,想要回归学校,一定要真诚地鼓励孩子,切莫给出幸灾乐祸的姿态。帮助孩子重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比如:孩子基础不扎实,跟不上学校的进度。那么,先分解学习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小到孩子一看就觉得能完成的地步。
2024-04-10 查看全文 -
高三孩子已经进入到了备考期,这个时候孩子不想去上学一定是一个最糟糕的选择。因此,家长这个时候就要挺身而出,引导孩子克服困难,恢复斗志。不过这不是就这样说说这么简单,还是需要家长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点耐心。
高三孩子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1、及时和孩子交流
高三孩子不想上学,一定要活跃的和孩子交流,给他讲不上学的害处,以及上学的优点,给他讲一些案例,最好是讲一些朋友或许亲戚的案例,身边肯定会有的,然后和教师交流,和教师一同去劝导孩子,当然也能够抽一段寒假或许暑假锻炼一下孩子,让他去体验一下挣钱的不容易。
2、引导孩子对困难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高三课业压力大,会让孩子发生厌学心情对学习厌烦,往往是因为感到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特别是高考前各科都进入了总复习的阶段,学业上的问题集中迸发。孩子因为想逃避困难,所以厌烦学习。面临这类问题,改进孩子厌学心情的一种办法,便是让孩子在日常学习中对学习上的困难有个正确认识,而且尽力让孩子打败这些困难,这种打败困难的心思感触会有助于孩子前进攻克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3、带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工作
到了高三,同学们在面临自己三年来一向学习的内容难免会发生厌学心思。所以能够恰当的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工作来调理一下厌学心思。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投注于更多的精力,因而也更会有所成就。这样一来就会给自己决心。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时分,能够先将手中的书本放一放,选择去外边走走,开阔的环境会让孩子的心情有所改进。
4、鼓励孩子制定目标
帮助孩子明确自己想要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须付出的努力。这将有助于孩子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5、提供支持和鼓励
向孩子表达对他们的思考、决定和行动的支持和鼓励,这将有助于孩子积累自信心并重振其学习的信心。
6、帮助孩子寻找兴趣
鼓励孩子寻找他们喜欢的主题、领域或活动,帮助他们发现潜在的热情和才能,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实现其学习目标。
高三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
1、丧失信心
中学阶段学习节奏快、内容多,孩子们往往会因一时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队。再加上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强的原因,往往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不好,就会丧失信心,从而厌学不想上学。
2、压力过大
日常生活中,一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很高,不允许孩子有些许的放松或者退步。但超出孩子能力的过高要求,会成为孩子的精神负担,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进而想通过不上学的方式摆脱这种精神压力。
高三孩子不想去上学的表现:
1、学习态度消极
高中生可能会表现出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校内活动和课程感到不喜欢或无聊,经常逃课或缺勤。
2、学业成绩下降
由于缺乏学习动力,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无法达到平均水平或者自己的期望目标,进而降低对学习的主观感受和信心。
3、情绪波动较大
厌学的高中生可能表现出情绪波动很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气愤和烦躁的情绪,整体情绪稳定性较差。
2024-05-24 查看全文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以来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因为上一辈人没有文化,吃过许多亏,辛苦工作就是希望让孩子能够摆脱没文化的困境并过上好的生活。而如今,孩子正读高中,处于改变人生最关键的卡位,却不去上学了。甭管哪位家长,听了之后肯定气坏了。但是家长就是要积极面对并引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家长的责任。
高一孩子不去上学了我已崩溃怎么办?
1、时常与高一孩子沟通
高中生学业最繁忙,心理压力大,高一家长如果疏于与孩子沟通,会忽略学生产生厌学感的心理问题。家长可以在孩子放学后问问孩子一天都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习压力大不大,最近课业紧不紧张,可以在高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问问孩子从考试中得到了什么经验教训。发现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时间询问,告诉孩子碰到烦心事要给父母说,父母会和他一起解决,共渡难关。
2、尝试走进高一孩子内心
高中阶段的孩子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再加上叛逆期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家长要做的是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和高一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家长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爱好,比如和高一孩子一起打打篮球,和高一孩子聊聊好看的漫画,在与孩子共同追求热爱的事物时,是最容易打开孩子心扉的时刻。高一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为什么会有厌学心理。
3、不要对高一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高一很多父母一心想要孩子为自己能够争口气,于是就从小对孩子要求就特别的严格,这样其实是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高一孩子上学期间本身就有一些压力,高一父母要是不能考虑孩子,给高一孩子强加一些别的压力的话,就会让孩子感觉到特别的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一些事情就会有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高一父母这时要是在参与进去为孩子做决定的话,就有点不好。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们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当孩子们学习时,多肯定孩子们学习中的优点,让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变化,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潜能。
5、多鼓励他们
不断的鼓励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增加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动力。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可以拥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引导孩子们自发的进行学习。
高一孩子不去上学了是为什么?
1、学科难度大增: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课程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可能导致学生感到难以适应,产生疲劳感和挫败感。
2、对未来教育规划的迷茫:高一学生开始考虑未来的教育规划和职业规划,但对未来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感到迷茫、失去兴趣。
3、缺乏兴趣: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对某个科目或者某个老师的兴趣,他们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厌学。
高一孩子不去上学了的后果:
1、教育上的影响:孩子不上学会错过重要的教育机会,无法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知识和能力水平上会落后于同龄人,从而在未来的职场、社交等场合中处于不利地位。
2、经济上的影响:教育水平与收入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孩子不上学可能会导致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从而限制其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对经济独立性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3、心理上的影响:孩子不上学可能会导致在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问题,例如自卑、逃避、孤独等,对整个成长过程带来负面影响。
2024-05-24 查看全文 -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考不上好的高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很多初中生,一早就下定决心,学一门技术。与其学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不如掌握一门好的手艺,到哪儿都不怕。家长要改变孩子这样的想法,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1、不要一味责怪孩子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一掉队,就各种着急,把一切过错推向孩子。结果孩子不断承受着负面的批评时,它的反作用就施加到学业上,让孩子有厌学的情绪。事实上,如果家长懂得为孩子“撑腰”时,孩子往往能为家人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2、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孩子的自我鼓励可以帮助他时刻充满学习的动力,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握一切适当的时机,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诉他只要他动手去做,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一个人都好。还可以引导孩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以及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当孩子圆满完成时,家长就可以赞美孩子,并可以给他一些实质性的奖励。
3、调整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
不要片面追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和班级名次,而是要多看孩子的进步,给孩子肯定和表扬。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要多体谅孩子,多宽慰孩子,多鼓励孩子,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是批评、说教,更不是责怪、打骂。
4、教会孩子要有正确对待失败的心态
学生应认识到,学业的暂时失败,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学习,长期的连续的成功会和长期的连续的失败一样对学习不利,因为一直成功的学生自己心中有种暗示,以后不用继续努力照样能成功,渐渐地学习动力会慢慢变弱,学习成绩降下来,学生还会想不通,此时若再加上其他的个性因素,就有可能厌学。
5、帮助孩子应对困难
当孩子眼中已经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再告诉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劳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给予理解、接纳和共情。和孩子沟通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着手,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6、懂得倾听
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极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也可以观察,即便是同样家境的两个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导致两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所以倾听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其实就是在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的原因:
1、孩子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只是接受父母和老师的“填鸭式”灌输。学习是盲目的,自然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2、孩子即使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愿意努力学习。但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产生了一种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好成绩的郁闷心态,然后我就放弃了学习。
3、在学生时期,老师会让好学生上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顾名思义,好学生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习策略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律。如果“依葫芦画瓢”,可能达不到自己心中的预期。
孩子读初中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努力增加孩子的知识量
通过小学六年语文知识的积累,初中,尤其是初一初二,孩子们的语文基本知识已经获得长足发展,这个时期还没有中考的压力,是阅读课外书籍的黄金两年。家长应该安排孩子大量阅读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学名著、古典名著、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科普知识等。精读泛读随孩子的兴趣。耽误了这个阶段,孩子一定会缺少知识链接。
3、尊重孩子跟孩子平等交流
进入初中后,孩子开始发展自我,寻求独立,也就说明孩子开始长大了,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候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当初中孩子感到父母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时,也就不会通过叛逆的方式来争取自主了。
2024-05-1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