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女孩变得阳光自信
541
-
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在生活中敢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表现的畏首畏尾,极其害怕失败,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抓不住成功的机会,所以让孩子拥有自信是非常的重要。
如何培养女孩自信心?
1、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肯定比在缺少爱中长大的孩子要自信的多。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爱,能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身边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会很坚强,在生活中也足够自信,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就是自己最强有力的后盾,不管什么时候,当他们需要帮助时,父母永远在身后支持他们,他们可以勇敢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胆怯。
2、让孩子学会承担选择的后果
说到选择,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每次选得都对。再者,我们面临的选择,很少有一个特别好一个特别坏让我们一看就知道选哪个的,更多的是两个选项各有利弊,我们必须挑一个。同样的,孩子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出建议,告诉孩子选A和选择B可能会遇见的结果,只要是孩子经过思考,做出的判断,那又有什么遗憾呢。在面对结果时,有勇气,有信心,有底气。学会承担选择的后果,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3、自我表达
很多人在成年后,发现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源于真实的自我没有被表达。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下意识地会说“不要哭”,而没有询问孩子为什么要哭,这样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号,哭是不好的。孩子不开心,因为一件小事发脾气,一句脱口而出的“不许生气”,会让孩子认为,生气是不好的。不能哭,不能生气,不能喊累,不能……各种情绪释放渠道被堵住,真实的自我越来越弱小,长大以后就会害怕被别人否定,就会不自信。孩子们的情感需要回应,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获得内在的力量。
4、帮助孩子拥有具体的梦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比如绘画,唱歌,舞蹈,弹琴等,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以兴趣为支点,建立目标。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很喜欢跳舞,那看看歌舞剧啊,看看舞蹈比赛啊,就会帮孩子理解,跳舞这件事原来做成这样。但是每一件事要做成,都不简单,孩子也可能中途会放弃。我们能做的,是为孩子做好心理预设,“跳舞会很累很辛苦,每天要练至少一小时,这样你还愿意坚持吗?”说好了可能会遇见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了。有了选择,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帮助孩子从小拥有具体的梦想,做事有目标,脚踏实地,自信的建立,就是这样一砖一瓦的堆起来的!
女孩缺少自信心的表现:
1、依恋老师父母
用较长的时间才可以适应新的环境,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感到不安,烦恼,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惧怕陌生人;
2、质疑自己的能力
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不愿意做可能有困难的事,总是害怕失败;遇到一点困难就犹豫不决,排斥与别人相比,特别恐惧被别人的笑话。
3、不善于处理矛盾
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常常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于他人帮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4、不善于玩集体游戏
在游戏中经常发现,不自信的孩子容易退让,放弃主见、顺从他人,并且不愿做领导者,喜欢选择最为容易完成的任务。
2024-04-18 查看全文 -
女孩的内心往往更细腻,也更加注意自己的外表,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所以出现自卑情绪的概率也要高很多。很多女孩在长大以后在学业、职场上迷失方向,在情感中失去自我,也是因为欠缺自信。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如何培养女孩的自信?
1、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关键,一是不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比较,是对孩子最大的否定。同时,在他人对孩子进行比较而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时,我们也要及时帮孩子重建自信心。二是平时要尊重和孩子的想法与感受,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这会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有价值的。
2、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3、多鼓励孩子尝试。
想要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多鼓励她尝试新事物,从这个过程中来提升各方面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了,内心才不会惧怕一切。当然,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多鼓励她,让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每一次的成功,都会让孩子自信心提升一大截。
4、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必备的一个技能,当孩子做一件好事或者考取好成绩,父母要及时的鼓励孩子,表扬孩子,让善良和荣耀植根于孩子内心,这样孩子的内心就是充盈的,充满自信的。
5、当众不说缺点。
有些父母很爱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要知道孩子到了一定年纪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自尊心与自信有时候是合二为一的,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信也会受到打击。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让孩子自暴自弃。因此父母要改掉这个习惯,不要当众说孩子的缺点。
6、让孩子拥有更多成功的体验。
如果你的孩子不自信,家长要积极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这个鼓励要真诚而具体,一个有效的做法是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成功体验。
7、试着培养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会经常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每天就是让她们埋头苦学,很少去关注她们的兴趣爱好。其实,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把它发展成特长,能很大程度上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因为别人不会的,而自己会,在孩子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成就感。
2024-04-09 查看全文 -
自信的孩子往往都具备活泼开朗的好性格,而自卑的孩子由于不断地自我否认,在生活中常常低着头走路,不敢让别人认识自己,性格通常也比较内向沉默。是否自信决定着孩子的生活是充满光明,还是阴雨弥补。而引导他们的关键就在于家长。
如何培养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1、尊重孩子。
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同样适用于跟孩子的相处。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时,他会更容易接纳和认可自己,有助于自我认知能力健康的发展,从而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和自信。尊重孩子,不要总是责骂、批评孩子。
2、要多夸奖孩子。
有些事不管大与小,只要孩子去做了,或是单独完成了,我们都应该告诉夸奖他,夸奖他努力的过程,夸奖他解决问题的勇气,这样孩子也会越来越想表现自己,越来越敢于面对更新鲜的事物,自信心也会大幅度提升。
3、鼓励孩子多运动。
研究表明,爱运动的孩子性格更加积极阳光、活泼开朗。如果孩子性格偏内向,喜欢宅在家里,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多去户外参与体育运动。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坚持晨跑,饭后散步、跳绳,每周打两次羽毛球,游泳健身等,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性格。
4、给予孩子获得一切的勇气。
与其给予孩子想要的一切,还不如给予孩子获得一切的勇气和信心。自信的孩子内心是强大的,而自信的孩子往往是独立而坚毅的,而这正是做事情成功的基础。
5、有“成就感”的孩子更自信。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孩子的自我价值被不断满足,不断得到实现的时候,他就会在内心有一个“自我强大”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孩子的自信心。在我们的不断肯定与激励中,孩子的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人也越来越自信。
6、平等的相处交流中,教授、分享知识。
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动物、植物等等的一些小知识,家长可以慢慢的告诉孩子。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自信的阶梯,见多识广是自信的基础。
2024-04-09 查看全文 -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一个自信的人,浑身散发出一种阳光、积极、乐观的气质。无论遇到挫折还是困境,自信的人都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更加容易收获成功幸福的人生。
如何培养阳光自信的孩子?
1、不要吼叫孩子
很多妈妈在生了孩子后嗓门也不知不觉的变大了,吼叫变成了跟孩子沟通时最常用的方式。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这样吼孩子:“都跟你说多少遍了,你还这样做!”“让你快点……怎么还在这墨迹!”,吼完之后是有效果的,孩子的确是照做了,不过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越来越胆小。
2、要多和孩子沟通
每天放学后或睡觉前,和孩子一起聊聊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或不愉快的事,让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遇到不开心的事,和孩子一起想想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你分享,找你倾诉。这样做你不但能收获一个和你无话不谈的孩子,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大有益处!
3、无条件地爱孩子
如果不管孩子是什么样子,做了什么,家长都能表现出对他们的喜欢,可以增强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样的“正强化”会让孩子对自我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变得很自信。
4、爱和尊重
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尊重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还需要从“你怎么不……”的思维切换到“我应该要……”的逻辑上来!所谓上行下效,只有家长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不断的提升,自己家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5、有“成就感”的孩子更自信
当孩子的自我价值被不断满足,不断得到实现的时候,他就会在内心有一个“自我强大”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孩子的自信心。这里所指的成绩,并非单纯指考试成绩,而是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6、带孩子融入人群
社交是需要高情商高智商的。这种技能,也需要从小培养。所谓的一回生二回熟,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经历这样的场合,让孩子去历练,去开阔眼界。平时在家里,家长也应该开展些与此有关的小游戏,自己做客人,让孩子学着用礼貌客气的语言招待客人。
2024-01-28 查看全文 -
有这么一类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很胆小、不敢表现自己。比如,在路上遇到同学,总是低着头走过,假装没看到;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明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其实,孩子这些表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信心。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重要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
1、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不能常常责怪孩子,没出息这类的话不能送给孩子。只有他扭转了自己“处处不如人”的意识,自信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成功后给予奖励。发现孩子的长处,告诉他,切忌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拔苗助长容易形成自卑感。不要小看孩子,相信孩子。
2、帮助孩子培养与伙伴们交往的合作能力
这是使他获得自信的重要基础。当孩子经历挫折失败而心情沮丧时,应表示关怀与安慰,花一点时间同他讨论原因,用鼓励法使得他学会接受失败和错误,获得勇气。
3、多带孩子外出
在父母的陪伴下,多带孩子外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独自去问路,给孩子一些零钱买早餐,买零食,这些都是孩子乐意参与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胆量和与人沟通的技巧。
4、父母尽可能多陪伴
每当有父母说,“工作太忙,没空陪孩子。”我都会友善的劝一句:“孩子的童年真的很短,错过就永远错过了。”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但陪伴孩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应该尽可能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的童年。
5、坚持劳动,德育双修
鼓励孩子做家务可谓“一箭双雕”,既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又可以减轻家长。因此,洗碗、晾衣服、拖地,这些都成了孩子日常的“放松”项目。而自己种植水培植物的实践活动也能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国外有过一个调研,习惯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大好几倍,因为从小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6、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
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父母要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批评,不要评判,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你分享,父母就成了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成长大有益处
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家长的言行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行也对孩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而这些影响最简单的也体现在父母的言行当中,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甚至还会当众说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至于产生自卑心理。
2、家长对孩子的高标准要求
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为此他们对孩子进行高标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学习上,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还会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一旦孩子考不好,父母就会责怪孩子,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3、来自于家人、朋友的比较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格,也来自于家人、朋友的比较。通常,个性内向的孩子比较容易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原因并不是出自他们不喜欢表现自己,而是当他们和活泼外向的孩子在一起时,比较不容易得到大人的注意,因而让他们产生自卑。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如今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变得更有自信,可以去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可以做到不胆怯,敢于表现自己,在不断的尝试中变得更加优秀。对于孩子来说,自信可以说是他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要求。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在生活中敢于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取宝贵的经验。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
1、学会尊重孩子
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尊,父母要学会最起码的尊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不能和其他孩子的长处作为比较,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要多方面来发掘孩子的优点,帮助找到他们的长处并且想各种办法来创造机会得到发挥,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2、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3、避免过度去保护孩子
应该学会在适当的场景、适当的机会,让宝宝自己去尝试,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的在体验中获取自信。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获得了相应的经验,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的很好,不让孩子经历挫折,孩子就会像温室里长大的小花一样,经历不了风雨,而且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内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被外界影响,遇到事情容易否定自己。
4、适当的对孩子进行赞赏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希望在心理上得到赞赏以及肯定,只要孩子得到别人的赏识对自己来说非常的重要而且有意义,能让孩子自我肯定而且产生愉悦的心态。因为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对自己定位。只要经常性的得到表扬,会让他们更加的自信和自豪而且会变得非常的优秀。
5、提高孩子的自身专注度
不能让孩子有过度依赖父母的心理,让孩子孩子独立起来,可能刚开始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质量不高,但是在孩子自己动手过程中却能锻炼他的专注度,如果最终完成了还会增强自信心,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信起来。孩子做事情的专注度提高了,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孩子也会慢慢的建立自信心,认可自己的价值。
6、鼓励孩子告别“我不行”
找出自己最“怕”的地方。每个人心中都有“我不行”在作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孩子会怕虫子、怕回答错问题遭老师批评、怕考试没考好挨爸妈打、怕丢了东西遭到惩罚,有的孩子小时候父母陪伴不够,特别没有安全感,还有很多的“不行”,是因为孩子曾经失败过,留下了阴影,父母帮孩子把这个“病根儿”找出来。
7、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一般学习优良的孩子会充满自信心,家长应该想办法来提高孩子的成绩,当孩子进步时会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以及热情。不能对童年时期的孩子进行人格设定,不然会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甚至会对以后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8、挖掘“例外”
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时,比如害怕当众演讲,家长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讲不紧张还得到很多人赞扬的场景重温一遍,用“例外”让孩子看见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你当时怎么做到的?”逐渐使其克服心理障碍。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孩子胆小不自信我们不要过分的去焦虑,不要对孩子期许甚高,不要一次求成,要告诉孩子我们爱他,告诉孩子我们愿意和他一起去面对,去进步,去克服。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孩子?
1、多给予关爱、支持和鼓励
当孩子担心自己某些事情做不好或不会做,但是他有这个能力将这件事情做好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孩子一起完成这件事情,在帮助的同时给予关爱,让孩子体会到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她自己不够自信而已,将孩子心目中的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从而一步一步的去克服,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一步一步搭建起来。
2、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都会有高的自我肯定力。”为了帮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有自信。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要滥用权威,逼孩子就范,而要多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这对于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羞怯情绪十分有利。
3、带孩子多交朋友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多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尤其是孩子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就会情绪高涨、自信心增强,这对摆脱羞怯心理很有好处。
4、遇到挫折安慰孩子
即使遇到最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相反,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
5、让爸爸多陪伴孩子
爸爸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孩子坚强的后盾,爸爸与生俱来的阳刚之气是妈妈身上没有的,所以,爸爸的陪伴会让孩子更加勇敢自信,有更强幸福感。
6、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大多数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喜欢给孩子做决定,认为孩子小不懂选择,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总觉得自己走过的路比孩子吃的盐还要多,孩子听自己的总没错。其实,这样会让孩子丧失自主能力,产生依赖心理,对他们是弊大于利。
2024-04-18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