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青少年叛逆期的症状

青少年叛逆期的症状

615

  •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而在青春中最突出问题就是青春期叛逆。青春期孩子出现叛逆的行为意味着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家长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的渡过这个阶段。

    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1、换位思考。

    其实每一位家长也是从青春期长大的,也有过叛逆期,在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2、多鼓励和尊重孩子。

    孩子在青春期自尊心变得很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先别打骂孩子,容易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挫,应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错误的原因及其利弊,有时间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正确的做法,给孩子做示范。多鼓励他,不要经常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把孩子在生活中当朋友一样对待,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舒缓压力。

    许多家长和老师只知道给孩子学习压力,却不会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况,繁重的学习作业,考试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学校,却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孩子们的压力不比家长小,精神压力过大没有适当的放松的话,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让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触。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这时候做父母的如果真的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就千万不要强行让他改正。让孩子多出去和其他人接触,让他了解一下其他同龄人的想法,能让孩子从别人的行为中去考虑自己做的到底对不对。

    5、给孩子独立的空间,懂得适当放手。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孩子最渴望的也许就是家长不要过多的约束自己,给自己独立的空间来告诉家长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家长要适当放手,不要事事约束,生怕孩子做错事。

    6、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1、总喜欢挑父母的刺。

    无论父母说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都叫唠叨,这就是孩子处在叛逆期在一个典型的表现。就连父母对孩子的起码的关心和提醒在孩子的眼里一样成为多余的话。孩子变得爱挑刺,爱找父母的毛病,无论如何和不喜欢被父母管理和约束。

    2、厌学。

    厌学就是学生讨厌学习,厌烦到学校上课。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

    3、宅,再也不爱跟着妈妈出门了。

    孩子小的时候是妈妈的跟屁虫,去菜市场,去超市,去银行,去车站接人,去哪里都如影随形。到了青春叛逆期,孩子再也不愿意跟着妈妈去这儿去那儿了。

    2024-05-14 查看全文
  • 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透过孩子的行为,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从心理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才真正彻底。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十分常见,但却很少有父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跟孩子沟通,揣摩分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及心理分析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

    一、特别冲动。

    任谁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做出较为冲动的举动,或是情绪反复无常,或是莽撞行事,不懂得考虑事情的后果与他人的感受等。

    二、变得鹤立独行。

    青春期随着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渐渐变得成熟,使得有些孩子会因此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会太过固执己见的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一旦周围的人说出任何反对的话语,便会被当成敌人来对待。

    三、倔强。

    叛逆的青少年对待传统的一些观念还有看法会出现抵触的行为,只认为自己的都是正确的,不愿意听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想反驳别人提出的意见,只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在性格上也是十分的固执,行为上也会偏激。

    四、羞于承认错误。

    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会开始在意自己的面子,使得他们在面对老师或家长的指责时,会为了捍卫面子,掩饰错误而采取一些较为激烈的措施,或是直接顶撞,或是摔门而走等。

    五:自以为是。

    叛逆期的青少年虽然在社会上和生活的经验上都有所缺乏,但是她们仍然在思想和行为上盲目的自大,做事情也不考虑后果,把自己当做中心点,不考虑其他人。而且情绪的波动也会很大,同时内心还是十分脆弱敏感。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

    一、向别人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叛逆期青少年的求异心里特别重,他们希望与众不同,想要吸引别人的目光。比如去烫头发、骑电动车上学、抽烟、喝酒、谈恋爱等。他们做事情坚持自己的风格,即使是错了,也不会去更改,要把自己的特有的个性展示给别人看。

    二、渴望自由。

    进入叛逆期后,青少年的内心渴望自由,不想被束缚,不服从家长管教。他们的内心会有这样的感觉,自明明已经长大了,但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被限制,不被认同,不被信任。

    三、希望得到关注。

    有一部分青少年进入叛逆期时,他们内心就会觉得孤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这通常表现在一些性格乖巧的孩子身上。他们会做出一些不太过分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像是表现出不开心、发脾气、闹性子,通过情绪的展现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耐心安慰。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如何处理?

    一、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是最难做到的一点,但是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法。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走进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的心里呢?放下作为家长的姿态,与孩子真心的做个朋友吧!我们都经历过青春叛逆期,我们同样讨厌的就是在自己最为叛逆的时期,家长却永远高高在上,只有斥责和厌恶。

    二、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兴趣爱好。

    一个孩子无论自己有多叛逆,仍然是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想要跟孩子有说不完的话,一定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他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一旦聊到这些话题的时候,孩子会有讲不完的内容与你分享,这就是兴趣的魔力。

    三、与孩子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

    若家长寻找的方法难与孩子达成共识,可试着与孩子商量对策。如孩子要和同学去较远的地方,家长极易反射性回绝。若将自己所担心的安全、健康等问题提出,让孩子自己考虑让家长放心的对策,久而久之他也会懂得为自己考虑。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孩子18岁,年龄上已经正式成年,他们这时候渴望能够自己做主,不希望父母插手他们的生活,这是很正常的。但这时期孩子往往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做出一些错误选择,家长千万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选择,要给予孩子理解,耐心引导孩子。

    18岁青少年叛逆期如何教育?

    1、多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

    很多家长就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管教孩子,认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只应该学习,不应该去做一些别的事情,这样就缺乏对于孩子的贡献能力,使得孩子越来越逆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方方面面的在细节上融入孩子体会孩子,要以身作则的去要求孩子,不能一味的去要求孩子怎样。

    2、了解孩子心理需求。

    父母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打破孩子叛逆行为模式的最好方法,也是制止孩子叛逆行为的有效途径。如果父母可以看到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需求并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亲子关系将得到缓解,“叛逆”行为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导。

    3、不命令,公平交流。

    很多家长都是以高人一等的长辈态度和孩子对话,家长说的话就是圣旨,一声命令,孩子必须听从,否则后果就是孩子不听话犯了错,需要受到惩罚。所以家长对自己的态度进行改善,放低姿态。孩子已经长大,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朋友一样,公平交流,不要对孩子发号施令。

    18岁青少年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1、对权威人物的挑战。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他们可能会对权威人物提出质疑和挑战。例如,他们可能会拒绝遵守规则、顶撞老师、与家长争吵等。

    2、对父母的不信任和指责。

    在叛逆期的孩子,往往会对父母的决定不信任,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独立思考,需要自己去尝试和决策。同时,他们也会对父母的决策指责和挑剔,对于父母给他的支持,孩子常常会摆脱。

    3、情绪不稳定。

    脾气暴躁不稳定,情绪比较难以控制,稍微不开心就发火,容易激动,经常和父母亲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唠叨,只要和他说事情就无法听进去,甚至有摔门、拍桌子等行为。

    18岁青少年处于叛逆期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

    有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物质需求尽量满足,而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引起了他们的烦恼和苦闷,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不给孩子自主空间。

    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对这种教育方式反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个性与自我认同。

    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和成熟的转变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体上和心智上的变化。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可能会变得冷漠、自负,不容易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同时,青少年可能会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追求独特和另类,甚至可能与父母的价值观相悖。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在教育叛逆期孩子的众多方法中,家长强硬介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指手画脚,这是最错误的一种教育方法。但生活中,依旧有许多家长沿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成长产生冲突,自然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叛逆期青少年教育方法:

    1、耐心倾听、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多数孩子出现叛逆的问题,都是来源于父母的不理解。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交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要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出现问题也要以事情的对错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份来进行决定。

    2、换位思考。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应该进行换位思考,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该这样、该那样。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这类命令式的语言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3、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就该把决定权留给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给孩子做决定,这是形成对立的原因之一,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孩子是需要成长的。

    叛逆期青少年有哪些表现?

    1、情绪波动。

    叛逆孩子常常情绪不稳定,可能经常出现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爆发性的行为,如大声争吵、发脾气或冲动行为。

    2、学业问题。

    叛逆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不佳,如缺乏学习动力、不愿意完成作业、缺勤或逃学等。他们可能对学校规则和学习要求不感兴趣或不屑一顾。

    3、变得爱顶嘴。

    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喜欢跟人唱反调,因此会喜欢顶嘴,父母说什么都不听,而且经常振振有词地反驳父母,顶嘴、吵架,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顶嘴除了表示不满,还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表示听够了父母的唠叨和说教,往往孩子不理不睬,不说话,也是一种叛逆的表现,不一定会顶嘴。

    青少年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1、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2、当孩子对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他们往往会开始探索自己的思想,行动和态度。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如果身体和心理成熟度的不对称产生了冲突,孩子就有可能产生抵触的情绪。

    3、父母教育孩子时,往往会强调目的性,而忽略使用适当的手段。这样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思想分歧越来越大,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进入到快速成长的阶段,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很容易走上歪路。青春期孩子的内心又比较细腻敏感,听不进父母的大道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提前做全面了解,把握住技巧。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疏导怎么做?

    第一、理解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出于孩子与家长的互相不理解,在孩子太叛逆头疼的时候,何不换位思考一下,你若是孩子,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绪,这么换位思考,你可能就对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理解,那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手段就相对温和许多。孩子虽然叛逆,但是还是能感觉到谁是爱他的,所以,理解,是化解和孩子矛盾的最好武器。

    第二、与孩子展开平等的对话。

    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展开平等的对话。多倾听孩子的心底话。在孩子向你打开心扉时要耐心倾听到底,切忌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这样会磨掉孩子与你交流的耐心。青春期的孩子耐心十分有限,很容易会变得暴躁不耐烦,因此此时的家长应该给与他们充足的耐心。在孩子向你倾诉完自己的烦恼后给予适当的建议,可是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你的建议,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第三、巧用多种方法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有很多种原因产生的,对于不同的原因父母应该用一些巧方法来对待。如果最开始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时候,父母要对孩子用一些积极引导的手段,而不要来不来就强加阻止,如果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父母最好是采用幽默话题的方式来化解和孩子之间的尴尬,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住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第一、不听从父母的话。

    青少年叛逆期是个人观念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渐渐想要自主掌握自己的生活,但又缺乏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因此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意愿被父母忽略时,就容易出现不听从父母的问题。

    第二、情绪波动大。

    引起青春期孩子情绪上下起伏的始作俑者是荷尔蒙。身体和生理的急剧变化,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动了体内各机能,使他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

    第三、独立意识。

    青春期孩子表现出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不再愿受父母过多的干涉和安排;做起事来自作主张,不顾后果;行事莽撞,一旦有不认同之处,心气高,易提出过激评论。由于经历太少,经验不足,出错碰壁在所难免。

    青少年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第一、寻求独立和控制权。

    小孩长大了,他们变得更加独立,希望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然而,他们往往没有完全成熟和理智的思考能力,这导致他们表现得越来越不能理解。孩子们对于学校和团体的限制感到厌倦,而家长的控制和规定往往让他们感到限制。因此,孩子们会表现出抵制控制的行为。

    第二、渴望尊重和认可。

    孩子们也会渴望被尊重和认可。他们需要被认为是独立的人,而不是无知的孩子。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他们就会表现出叛逆行为。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所以他们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第三、身体发生了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小孩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荷尔蒙水平上。荷尔蒙的变化可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性格,从而引起叛逆行为。这种变化也可能导致小孩开始对身体形象、性别角色和生殖健康等问题产生新的关注和意识。

    2024-05-11 查看全文
  • 叛逆期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因为思想还没有成熟,再加上这个阶段孩子的特性,会出现一些和家长不同的意见,导致在家长眼中好像是叛逆的表现。建议家长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不要直接给孩子带上叛逆的帽子,有些矛盾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化解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商量解决的,只不过前提是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教导方式。

    如何教育叛逆期青少年?

    1、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

    进入叛逆期,孩子的内心变得敏感,因此自尊心也会变强,一些在大人眼中的小事儿,对孩子而言却重要无比。尊重孩子自然要从这些小事开始,比如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看见他的需求,不漠视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做到事事有回应。

    2、孩子犯错不要打骂

    成年人的犯错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所以吃过亏的父母都会严格要求孩子尽量地做到正确。但是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有他自身发展的特点,本身就是边犯错边成长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首先要表示理解,然后听听孩子的想法,再针对性地引导。千万不要采取直接否定、讽刺、挖苦式的教育。

    3、鼓励肯定孩子

    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孩子的优点,父母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那么这个优点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对于孩子的缺点,父母要给他改正的时间,同时多从正面引导他,慢慢督促他改正。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不听话”等标签,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更难以改正缺点。

    4、宽严有度

    对任性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其无理的任性与胡闹,一方面又要对他合理的自我主张采取宽容和引导的策略,这就是宽严有度的教育方法。

    5、让孩子去体验

    孩子把父母说的话总当成耳边风,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作自受”的滋味。让孩子吸取教训。

    6、跟孩子协商

    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不要怕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孩子越长大,思想和认知也会跟着变化,他们能独立思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父母可以和孩子协商。

    叛逆期青少年的五大特征:

    1、否定性

    对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学校制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和无端否定。

    2、评判性

    评判学校和老师,评判老师的教学和行为。由于对学校部分老师的不认同和抵制,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与相关科目学习出现滑坡情况;评判社会对社会负面情况不接受和不理解。

    3、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4、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我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情况和行为上的违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可以使他们动情。

    5、阶段性

    青少年的叛逆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心理认知能力和生物性适应能力增加阶段;心理认知能力上升,评判能力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他们不再盲从权威,对权威的代表,教师、家长开始置疑。叛逆行为表现开始。

    2024-05-09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热血,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叛逆的心理,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家长究竟该怎么教育?

    青少年叛逆期的教育方法推荐:

    1、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不要偷偷的看孩子的笔记本,这点很重要。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赢得尊重。

    2、主动和孩子交流心里想法

    与孩子沟通,目的是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向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思,便是沟通。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沟通,要求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3、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

    亲子间最好的相处方式莫过于彼此信任,孩子信任你会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你,你信任孩子,会遵守两个人守护秘密的约定,同时也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一些人情往来。信任的建立并不容易,你要以身作则,你要遵守与孩子之间的诺言,要更加耐心、细心、用心。

    4、改变教育方法

    不能对孩子大发脾气,也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而是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出叛逆期。不要总想着让孩子屈服,用棍棒教育孩子,这种思想不仅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也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我们常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暴力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的打骂孩子,只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5、学会跟孩子协商

    学会沟通,学会宽容,用积极的语言和方式与孩子交流,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自尊。要学会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让孩子愿意和父母平等相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随随便便发泄自己对孩子的情绪,更不要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鼓励肯定孩子

    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于孩子的优点,父母要及时肯定,多表扬,那么这个优点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对于孩子的缺点,父母要给他改正的时间,同时多从正面引导他,慢慢督促他改正。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不听话”等标签,因为这样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更难以改正缺点。

    7、多陪孩子参加他门感兴趣的活动

    如∶看足球塞、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青少年叛逆的原因:

    1、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主要来自于孩子基于人格独立的过程,他想脱开父母的掌控,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但是在父母眼中他永远是孩子,这就出现矛盾了。

    2、强势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说一不二的,他们不认真去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意愿,甚至很少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对孩子的情感,不会对孩子的进步表扬,也不会做一些爱孩子的举动,在教育孩子时,强势的父母常常态度强硬,言语粗暴,缺乏感情交流。

    3、叛逆是权力斗争的产物。孩子的“逆”,往往源于家长的“叛”。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地来源于父母家长过多的管束和压制。叛逆,不过是孩子与父母家长间权力斗争的一场较量。

    2024-04-1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