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情绪
588
-
让孩子去独立思考,多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处理问题,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有趣的,并且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成就感。培养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并去探索和加深这个兴趣点,这些都是对学校学习的有力补充,吸引孩子对学习更有兴趣的方法。
如何应对孩子厌学情绪?
1、试着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
很多孩子厌学也是由于不良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比如: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大声播放电视、电脑,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一块跟着看看书、做做工作,把孩子学习的桌子布置的越简单越好等等。
2、尝试走进孩子内心
孩子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再加上叛逆期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家长要做的是尝试走进孩子内心,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家长可以和孩子找到共同的爱好,比如和孩子一起打打篮球,和孩子聊聊好看的漫画,在与孩子共同追求热爱的事物时,是最容易打开孩子心扉的时刻。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为什么会有厌学心理,相信孩子也很乐意倾诉。
3、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习惯
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方向,唤醒孩子对知识探索的动力和欲望,磨练孩子的意志,并且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厌学的原因:
1、家庭的原因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要月亮不敢给星星;还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孩子身上沾染了太多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思学习。
2、孩子自身原因
有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见识少,加之天性贪玩,如果引导激励缺失,孩子没有目标追求,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觉得学习没意思,久而久之,就会生出厌学情绪,学习态度就会不端正,学习习惯也很差,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3、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孩子自尊心严重受挫
我们的教育有一大奇观:一个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他身上的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成绩不好,那么没有问题我也给你制造点问题出来。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因为学习产生的“鄙视链”,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遭到周围人的轻视,这些人不仅仅包括老师同学,甚至还包括他的父母。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再加上经常遭到人格层面的歧视甚至侮辱之后,他的身心就备受“摧残”;他不仅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自尊心被剥夺、被摧毁。
2024-04-07 查看全文 -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孩子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每个孩子在常年的学习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厌学情绪,家长在面对青春期孩子厌学的问题也是煞费苦心,用了好多方法,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实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家长的自我反思。
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情绪
1.调整学习压力
家长和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同时,要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更是为了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2.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鼓励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其与学业相结合,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3.改善人际关系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存在冲突和矛盾的情况,要及时介入调解,营造一个积极友善的校园环境。
4.优化家庭环境
家长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感受,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同时,理性设定期望值,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而非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定期进行亲子交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孩子有厌学情绪的原因
1、孩子自尊心受损
孩子自尊心的损害,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有时候来自学习效果上的无能,有时候来自老师对自己的当众羞辱,有时候来自同伴的排挤和干扰,有时候只是来自对自己相貌、身高、体重的不满意,从而引发一系列退缩性行为并产生放弃的心态,进而引发学习效能的下降。
2、应激性事件
有些孩子厌学是有直接诱因的,这可能来自家庭的重大变故、亲人的突然离开、家庭经济条件的瞬间衰落、父母离婚、在学校被当众羞辱、遭遇霸凌、自己的身体突然出现了一些症状而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或者是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跟心中期待建立友好关系的人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
3、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大,教育不得法。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平,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做,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
孩子的厌学情绪怎么疏导
1、 耐心倾听,倾听孩子的想法,不急于说话,让孩子自己去表达,便于我们发现孩子厌学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都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他也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所以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心理的一个关键。家长要让孩子树立“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观念,面对困难,只有不断去克服才能走向成功,让他们在心理上不惧怕学习。
3、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家长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应了解孩子学习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为此而努力。此外,家长要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
4、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年幼的孩子,在学习中增加趣味性,通过奖励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要与老师配合,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闪光点”,在他现有基础上,只要略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提高外部动机,再强化内部动机;
5、提高应对挫折能力。现代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学习压力、避免挫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例如考试失利是积极寻找原因还是消极自怨自艾?没考上理想学校是适应现在学校努力进取,还是自暴自弃熬过这几年?这些都可以通过认知行为得到矫正。
2024-01-02 查看全文 -
亲子关系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问题。现如今,孩子的“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困扰着不少家长。孩子一旦出现厌学情绪,就会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那怎么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呢?
如何面对孩子厌学的情绪?
1、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
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家长应该多表扬孩子一些,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在平时中多激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改善厌学心理。
2、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将影响的是他自己的未来,使孩子在思想上真正成熟起来。
同时对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不断地体验到小的成功,哪怕平时做题多对一题,每次考试只前进了一名,都值得庆贺,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3、停止对孩子评价
被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不要做评价,也不要过度纠正,甚至不要给任何建议,慢慢顺着孩子的意思,让情绪先稳定下来。
4、通过各种方式去赞赏你的孩子
家长有时候要忽视学习成绩,要明白你的孩子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学习成绩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你要看到孩子的所有方面,特别是他与众不同的优点和长处。
孩子厌学的情绪产生原因:
第一、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有的学生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因此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只是机械的应付,在遇到困难时就产生了逃避的想法。
第二、升学压力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无论是面临中考还是高考,沉重的压力、长时间的学习,身边人过高的期待,都会使孩子感到难以煎熬。这种升学焦虑也会使青少年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第三、个性压抑,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升学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一味地为学习成绩拼搏努力,为分数而与同学激烈竞争,虽然学习很好,但感觉很累,或者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已经很低,很多知识记不住,而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个性发展的不健全,反过来又会影响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方法,导致学习结果不理想,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很多学生越陷越深。
2024-04-30 查看全文 -
改变孩子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累积学习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去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逐步在孩子的心里建立起以学习为荣的理念。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
1、自然地培养孩子对知识、对学习的兴趣
在这方面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孩子只有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主动的去追求,去探究。节假日里,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历史遗址、博物馆等知识氛围比较浓的地方,让孩子们边游览边听故事,鼓励孩子注意观察思考,及时生动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在平时看电视的时候,注意巧妙地引导,让孩子慢慢地具有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孩子生活中的各种提问,培养、保护孩子的兴趣
提问是孩子求知的表现,当孩子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强烈兴趣时,才会蹦出那么多的“为什么”。这些问题在成年人看来不管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你都不能置之不理,你要耐心地倾听并且做出正确的解释。如果一时回答不了,要说等你查找书本再来回答。这样就提高了书本知识在孩子心目的地位,无形中就把“书本是知识的源泉”的观念播种到孩子心里了。
3、建立规则意识,约束不良习惯和行为
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比如做事不能坚持,缺乏时间观念,做事三心二意等。
4、善于借助外部环境的影响
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除了要看事物与自我结构的关系外,还要以所处环境的社会标准为参考。这就是说,人在看待和评价事物时,是以主客观的两套标准来做衡量的,如果仅仅顺从主体的内部标准,那么常常会与客观的标准发生冲突,它们或者行不通,或者会受到客观的惩戒,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在主客体之间达成一种妥协和平衡。
5、不要过分地看重名次和分数
不要过分地看重名次和分数,应该看重的是孩子的成长和强大,把学校教育看成是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幸福成长的一部分,孩子每天都在成长,都在养成好的习惯、品行、都在习得知识,也就够了。树立这样的观念,就一般不会逼迫孩子厌学。如果再发现孩子兴趣,引导孩子在感兴趣的方面独有发展,或者有意识地培养兴趣的专业化水平,学习兴趣和人生的幸福值数都可能会绵长深厚。
6、提高成就感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
当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就变得轻松了,心思更多地放到享受攻克难题的快乐上,而且由于成绩的提高,老师开始给予肯定,家长的态度也明显改善,周围的朋友亲戚同学也开始另眼相看了。这时候,孩子就开始产生学习兴趣了。
2024-03-28 查看全文 -
孩子厌学只是一种情绪表达,是孩子向父母表达的一种诉求,但并不是真的不想学,讨厌学习。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一定不要比孩子更恐慌,要耐心沟通,对症下药,从而更好的解决孩子的厌学。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厌学?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一味地将视线聚焦在排名和成绩上,并没有看到孩子自身的努力和上进心。
这种过于对结果的重视,只会使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也会将他们推入到厌学的深渊。
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想使学习回归到积极正常的轨道,要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才是最主要的,这也是回避厌学最主要和最不可忽视的手段。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挑战,每人挑战成功一次,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都会成倍地增加,会让他们在下一个阶段有更强的动力。
但是,如果要想让孩子的竞争力更强,每一次都能打胜仗,一定要在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才能更好的百战百胜的状态,避免厌学情绪的出现。
三、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
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工作。厌学的孩子一般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针对孩子的问题,家长需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如因学习成绩不好出现的自卑、与同学交往不顺畅等,使孩子顺利地解决自身的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四、告诉孩子的学习的目的性。
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以及重要性。父母为什么送孩子读书,其中的目的家长要比孩子更加清楚,可孩子不买帐,她们只是活在当下,并没有想得那么长远。所以说,家长应当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去体验生活,从中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五、保持理性的状态。
作为家长,要想避免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一定要对他们的学习保持着更客观和理性的状态,将学习交给孩子自己。
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可以提醒和叮嘱,但是,切记不可过度关注,否则只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厌学情绪变得更严重。
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一、逆反心理。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时,很多父母都会下意识批评、唠叨孩子:为什么就你学习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学习我说了多少遍了?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学,那我偏不学。
二、没有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
一个孩子厌学,很大概率是因为他无法从学习上体会到成就感,相反,学习给了他挫败感:成绩不好被家长批评、如何努力都学不会等。
三、孩子抗挫折力差。
当孩子在学习中受到打击时,在越来越多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时,他们会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开始讨厌上学。
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
孩子成就动机不足,那他就不想学习,因为学习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枯燥,没有从中得到快乐或者得到满足感,他不会喜欢上学习。
五、孩子不愿学。
内容多,任务重,而且知识点还越来越困难,任何一个人都想要轻松一点,搞这么难想学的人肯定不会多了。而且现在孩子们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哪里经受过挫折的磨难,这么多内容肯定不愿意去耗费太多的脑细胞了。
六、孩子不懂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缺失的,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都不管不顾的,交给老人带,自己打工挣钱去。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很难懂事,更加不懂学习,再加上学习比较难,干脆不学算了,多轻松。
2024-02-09 查看全文 -
家长面对孩子厌学,往往就直接处理厌学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越处理孩子厌学情绪越严重。我们能够看到的都不是问题,只是问题的表征而已。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产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所有的努力只会是缘木求鱼。
孩子产生厌学的原因:
(1)知识漏洞造成的困难。 在班级学习活动中,集体授课满足了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保证大部分同学能接受,而一小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无法实现新旧内容的衔接,造成断链,如果持续时间长了,就感到听课学习如学天书,无聊而不知所云,所以厌学。
(2)身边的诱惑导致分心走神。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呈现多远化,游戏、娱乐、早恋……好多看起来光怪陆离的事情,都以神秘而华丽的模样吸引着青少年学生,似乎比起单调的学习生活更多彩,更有趣。于是孩子们的关注点发生偏离,导致厌学。
(3)人际关系的不和导致孩子揪心。班级是个小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能让孩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而如果与同学们相处不融洽,或者觉得老师不合眼,就会产生孤独感和疏离感,发愁进教室,发愁面对老师和同学们,进而导致厌学逃学。
家长该如何应对孩子厌学:
(1)多陪伴,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常常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聊天、玩耍,在陪伴中建立稳定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依赖你、信任你。家庭成员间也要相互理解,亲密相处,给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2)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推掉不必要的应酬,扔掉不良嗜好,放下手机,远离电脑,拿起课外书吧!阅读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世界,也能为孩子提供榜样的力量。试问,当你在认真看书时,孩子好意思打游戏吗?
(3)合理的期望,给孩子一个能达到的目标。家长的期望不要过高,帮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让孩子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逐渐提高自信。
(4)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好的教育必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合适的奖惩机制,会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不足。
(5)当然,如果是学校因素导致孩子“厌学”,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共想办法,形成教育合力。如果是孩子自身因素,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想办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024-01-20 查看全文 -
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擅长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会通过比较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她们往往会冲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甚至还会摔东西。这时候家长先别急着训斥孩子,要看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包容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平静下来后,才教孩子如何合理发泄负面情绪。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1、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
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在孩子受挫时,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打压。这里要说明一点,“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接受他们不好的行为。如不许打人、扔东西、不尊重人或破坏物品。
2、与孩子共情,孩子才会好好听你说话
当我们用“共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时候,他感觉到被尊重了,就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孩子也就孩子明白了,尽管情绪并不好,但他们也并不会有危险,因而在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她能学会接受并处理它,而不是发泄。
3、给孩子安全感
如果在某些方面孩子感到孤立无援了,不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情绪化也就随之而来。恐吓、漠视、打骂、不理睬孩子等行为,都是在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一旦被打破,要重新建立就不太容易了。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1、经常被误解
做任何事的行为背后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孩子学习努力,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做事认真,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事情的发展方向未必如孩子所愿,往往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孩子既定的目标无法完成。如果孩子的行为能够被父母所理解,那么自然而然就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但是因为目标没有达成。很多情况下,孩子经常被误解,所以他们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2、缺乏自控能力
有很多事情在成人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孩子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感到难过,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3、需求未得到满足
孩子无论对物质还是精神,其实都有一定的需求,当他们的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负面的情绪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孩子的有些需求是正常的,但有些需求明显超过了合理范围,所以父母也未必会答应孩子所有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孩子不开心,不愉快的心情。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哪些?
1、心态消极
喜欢抱怨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消极的,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就总是喜欢向着不好的方向去想,然后用抱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不满的态度。
2、没有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带有负面情绪,总是喜欢抱怨,这种负面情绪也会感染到其他人。谁也不想天天都一直沉溺在负面环境中,所以自然而然没有人愿意和带有负面情绪的人相处了。
3、没有自信
很多孩子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去面对困难,所以只能通过抱怨的方式来当做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方法。时一长,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没有自信心。
2024-01-1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