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
483
-
自信心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里,引导孩子来培养。拥有自信心的孩子往往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加出色,性格也会比较活泼开朗,面对机会时会主动出击,也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十个好方法有哪些?
1、给他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有条件的,给孩子一个自己的房间。没有条件的,请给他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空间,那是他可以不受束缚、自由玩耍的小世界。拥有自己的领地,自己说了算,会让他充满长大的骄傲感,平添自信。
2、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请把碗递给妈妈好吗?”,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来,让他知道自己被人需要,也是提高自信心的途径之一。
3、永远不要批评他们的努力。
没有什么比批评孩子的努力更能让孩子泄气的了。给出有用的反馈和建议是可以的,但永远不要告诉他们你做得不好。如果你的孩子害怕失败,因为他们担心你会生气或失望,他们永远不会尝试新事物。通常情况下,父母的批评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和积极性。
4、蹲下来听孩子说。
当孩子提出问题或者听不清他说了什么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蹲下来听他说。小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哪怕他语无伦次,也要耐心听他说完,不要轻易打断。如果回答不了不妨老实告诉他,当他知道大人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反而会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增强他的自信心。
5、给他们新的挑战。
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可以通过设定和完成小目标来实现大的成就:就像骑一辆没有辅助轮的自行车。父母可以通过增加必须履行的责任来培养孩子的自信。
6、平等、宽容和耐心。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一定要是平等的,对待孩子也要宽松,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和责怪;对待孩子更要有耐心,此条对培养孩子自信心意义重大。
7、不要当众指责他的错误。
每一个孩子都会犯错,犯了错要记住不要当众指责,这会让孩子很难堪,要学会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指导他,这样做不仅孩子更接受,也不会伤害他的自信心。
8、让他们表现出他们的年龄应有的样子。
别指望孩子表现得像个大人。当孩子觉得只有表现得和父母一样好才够好时,这种不切实际的标准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努力。努力满足家长的期望会降低孩子的信心。
9、让孩子在生活中脱离依赖。
孩子在生活中天然的会依赖父母,但这样的依赖是要随时间慢慢减少才正常,如果不能让孩子自主独立,将来等于是害了孩子。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充满自信。
10、在家里展示孩子的作品或所奖状等。
孩子的画,手工作品都可以在家里展示出来,表示肯定和欣赏。获奖行为是需要被赞赏的,奖状、奖杯、奖牌等放在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客人来了能一眼看到。对于孩子来说,赞赏的语言能使其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自信也会随之增强。
2024-04-09 查看全文 -
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也不能说,做了差的事也要鼓励,其实,在他们的小心心里也有很多小秘密。慢慢的帮助他们,教会他们,这样,他们的自信就会越好了。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方法?
1、不要对孩子过度地关心与保护
因为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阻止孩子养成必要的生活技能,一旦缺乏这些必要的技能,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把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解决,不要一味地是把他当作一个小孩,这才是给予孩子的最大的尊重。
2、调整好与孩子的关系
孩子有没有自信和父母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们应该注意,平时教育孩子,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地方,不要心急发火,长期的责骂,或者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胆怯。父母应该试着与孩子成为朋友关系,解决问题的时候,多选择用沟通的方式。如此一来孩子才会感觉到父母的温柔,从而让他们变得积极热情。
3、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孩子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开始变得暴躁,失去耐心。家长们应该适当的帮助孩子,安抚他们波澜的心态,和孩子一起总结问题,找到解决办法,鼓励孩子再一次尝试,让孩子最终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变得自信开朗。
4、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如果孩子缺乏自尊心,会让其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表现自己,这样的孩子,在认知和交往能力上都会比一般孩子差很多。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少赞许,少责备,切忌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不恰当的做法和刺激性的语言去伤害孩子。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
1、不愿意和周围人交流
有时孩子会受到批评、指责,从而变得沉默寡言,他们认为说多错多,就会避免和别人交流减少犯错挨骂的概率。
2、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看陌生人眼睛
自卑的孩子,说话声音往往很小,怕说错,怕被嘲笑,没底气。走路很慢,遇人习惯低头,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眼神躲闪。
3、对家长过度依赖
如果孩子明明可以独立完成一件小事,但是却不愿意自己去完成,想要依靠父母。这其实就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做不好,不相信自己,觉得爸爸妈妈肯定比自己强。
4、害怕人多的场合,选东西都是拿别人剩下的
孩子往往表达都是最直接的,想要什么都会直接说,但如果一个孩子长时间以来,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别人生气、害怕别人失望,那么这个孩子不是“懂事的”而是“自卑的”。
2024-04-01 查看全文 -
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自信的孩子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往往表现的更加出色。有了自信,孩子才会表现自己,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特点。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1、让孩子学会放下限制性思维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有的孩子因为不自信,在面对许多事情的时候,往往还没做,就已经在心里打退堂鼓,没有勇气去尝试,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不行、我不行……”从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动。
2、学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当面对某件事情想要退缩的时候,学会放下限制性思维,把“我不行”的焦虑放到一边,然后专注于行动,去做具体的事情,用行动来打消消极的心理暗示。
另外,帮助孩子扩大交际面,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多一些生活的体验,也是增强自信心的一个好方法。
3、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受到别人的赞美,总是快乐的。也许别人的赞美,不是很正常,但这不影响赞美对我们的奇妙感受。受到赞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更加努力的去做。
4、要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要想孩子优秀,我们也要成为优秀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看着父母的影子成长。孩子要自信,我们家长首先要让孩子看到自信是什么样子的,先把自己打造成自信的家长。
5、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孩子自信的基础。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体谅孩子的欠缺,尊重孩子的选择。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扩大自己的探索领域,将来也能走得更远更好。
6、帮助孩子理解科学的学习过程
帮助孩子理解科学的学习过程,调整孩子对自己表现的预期。人学习的过程并得呈直线上升,而是螺旋状,所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定要产生很多次感觉掉在坑里出不来的挫败感。所以,父母对孩子所做出的期待一定要符合孩子实际的计划进展,不要过分拔高,实事求是最重要。
2024-03-25 查看全文 -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优秀的,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充分的信任着,这样孩子就拥有了强大的动力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成长中越来越自信。
培养孩子自信心有什么方法?
1、父母的接纳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非常的重要。别人说一句“你真笨!”,孩子未必相信,但是如果这句话是从父母的嘴里而出,孩子不但会相信,而且会盲目的认同。因此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孩子是父母口中的孩子。”意思就是说,我们怎么看待和评价孩子,他就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首要做到第一点就是接纳孩子,无论孩子成功了,失败了,犯错了,闯祸了,首先让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可以接纳我!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安全和值得被爱。自然自信多多。
2、多鼓励,少批评
这是另外一点必须注意的地方。我们很多人认为教育孩子就要指出他的错误,让她好好改变。但是一旦我们是用批评的语言,往往孩子不但不会改变,还会变得更加不如之前。
人也一样,如果我们天天对孩子说的都是批评,指责的话语,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笨,越来越没有自信。
3、父母是榜样
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当父母是自信,积极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也学到这种特质,而当父母消极,看不起自己的时候,孩子同样消极看不起自己和自己的父母。所以想要孩子自信,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自信的。
4、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一个人若能对自己的能力多加肯定,便能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我形象,这没有好坏之分,最重要的是什么形象适合自己。
西方心理学研究分析,自我形象的形成,除了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外,孩子成长的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当父母的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喜好、特长和潜能,帮助他们了解并接受自己的优缺点,鼓励他们从小拥有他们自己的梦想,帮助孩子发掘出一个适合自己,并让自己喜爱的自我形象。
5、尊重孩子
家长尊重孩子,将孩子看做一个个体,而不是家长的依附品。自信来自自尊,家长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决定想做什么。家长不要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天才,自己家的孩子就是蠢蛋,不要只是一味批评孩子,而是要努力发掘孩子闪光点,让孩子有机会表现自己长处,建立孩子自信心。
2024-03-25 查看全文 -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培养孩子的自信,对现阶段成长及未来发展都极为重要。自信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佳的养分,会成为孩子现在及未来最好的装扮。拥有自信的孩子永远愿意站在最璀璨的地方,不带一丝怯弱的展现自我,因而也更容易得到命运的眷顾。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1、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当孩子向父母提出了要求,这就说明孩子真的需要父母的帮助。而作为父母无论孩子的要求合理与否,都要认真对待。
2、尊重孩子的意见
人与人交往贵在尊重,父母与孩子相处更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在孩子面前树立高高在上的权威。父母要树立威信,这是为了方便管教孩子。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体现出独立意识,会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必要时可以听取孩子的想法意见,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提出建议。
3、多肯定孩子
孩子年纪小,但同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些人聚在一起喜欢拿孩子打趣,或者嘲笑孩子说话的发音,或者嘲笑孩子的考试成绩甚至长相,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作为父母要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要多夸,才更有动力去做得更好。
4、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总是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会向大人问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些一连串的甚至毫无联系的为什么也会让大人摸不着头脑。作为父母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力所能及解答自己会的,对于不会的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孩子一起寻求答案。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会让孩子感觉到被重视,他们会更加乐于思考,善于提问。
5、不要拿孩子对比
几乎每个父母的口中都有别人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没有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好,父母乐此不疲地试图拿别人家孩子来刺激自家孩子的成长。聪明的父母永远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与其作比较,不如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真正认识到孩子的进步或退步之处,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2024-01-17 查看全文 -
在每个班级里都会看到那么一两个被“孤立”的小孩,和所有人都玩不来,总是被人嫌弃。难道一定是别人的错吗?家长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情况是因为孩子情商太低,总是不经意间得罪人,所以才被“孤立”的。
培养孩子情商的方法有哪些?
1、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告诉孩子情绪人人都有,没有好坏之分,不要与情绪对抗,教会孩子管理、控制、化解情绪的方法。比如教会孩子通过倾诉大哭、运动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
2、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
当父母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教育孩子不要感情用事时,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因此,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理应注意沟通的方式,应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避免“命令式”口吻来训斥孩子。这样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情商自然而然就得到提高了。
3、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帮助孩子安排一些机会,邀请同学来家里玩。让孩子在与人交流中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鼓励,学会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
4、学会给予爱。
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具有一定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情。例如:让孩子为你拿拖鞋,捶捶腿,揉揉肩或递东西,这是孩子学会关爱别人的第一步。
5、拿得起,放得下。
磨炼孩子意志力,提高孩子耐受挫折力。多让孩子做事情或分担家务活,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会接受各种各样的结果,让孩子既能开心雀跃地接受成功,也能坦然面对失败。
6、教孩子们说得好。
情商高的孩子说话得体,懂得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情商低的孩子说话自由。“毒舌”人很难获得好的友谊、爱情或亲情,甚至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感到困难。因此情商教育的最后一步是教孩子说得好。
7、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从自身做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
培养孩子情商的好处有哪些?
1、对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
往往情商高的孩子都有很强的忍受挫折能力,懂得如何缓解自己的坏情绪,在学校很少会与同学发生矛盾,遵守课堂纪律。另外他们也能适当表达甘愤怒的一面,当然学习成绩却不会差。
2、能够很好认清自己。
对自己的认知很高,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自我改动,很好的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点。相反情商低的孩子却不懂得自己的优点所在,却很喜欢放大别人的缺点来抬高自己,他们自负很高,遇事容易生气,常常做出一些自己也会后悔的行为。
3、超强的抗压能力。
具有高情商的孩子善于缓解自己受到的压力,拥有良好的性格脾气,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具有正面观感。他们会让自己的情绪都处于很好的状态,并且可有很好的自控能力。相反低情商的孩子,他们的抗压能力往往很弱,总会表现不耐烦的心理,很容易在压力下出现崩溃。
2024-05-13 查看全文 -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于逃避责任,没有责任感,未来进入学校、步入社会后,这样的孩子也必然难堪重用,成为团队当中最多余的人。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在组建家庭后,也很难幸福美满。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
方法一、父母树立榜样形象。
不要轻视言传身教的力量,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要有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自觉态度,让孩子在有责任感的氛围里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自己的责任心。
方法二、从小要培养孩子说话算话。
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觉得孩子小,就觉得只是童言无忌,可以不用履行,恰恰相反,培养孩子承担责任,恰恰是从小开始。
方法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孩子的事。
父母要尽早地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劳动,这是责任心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四、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方法五、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承担后果。
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做选择,逐步到兴趣班等的选择,在孩子的主观选择下进行,并在选择前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他讲清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孩子自己需要对这样的选择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承担什么样的选择结果。
方法六、签订合同。
孩子的事往往凭兴趣,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即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否则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方法七、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安排孩子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公益服务工作,这也是培养孩子有责任心的有效途径。比如,简单打扫小区卫生,送一送报纸,教会孩子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处:
好处一:影响孩子未来的命运。
责任心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即使再聪明,再有知识和能力,长大以后也难以成才,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命运。
好处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责任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指导,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好处三:责任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对自己、家人乃至周边的事物都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会努力把自己应该办的事办好,而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仅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得过且过,甚至还会拖累自己的团队。
好处四: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也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就能够培养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对他们未来的社会角色定位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都非常重要。
2024-05-1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