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沉迷于游戏
558
-
在当今这个网络社会,让孩子们完全不接触游戏,不拿手机是不可能的。只要孩子能够合理分配时间,玩游戏不沉迷,那么就不要过分反对。因为家长的反对,往往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旦孩子的逆反心理被激起来了,孩子沉迷游戏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孩子沉迷于游戏如何解决?
一、家长要冷静但态度坚决的跟孩子讲明:沉迷游戏已经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你必须要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当然,这可能会激怒孩子,但不要妥协,要坚持自己的决定,并要站在孩子盟友的角度上对他讲:如果你需要帮助,我们也会尽全力帮助你。
二、与孩子一起制定允许游戏的制定规则和底线,比如周末,在做完作业的情况下可以玩一个小时,最好将它们落实到纸上,双方郑重其事签上自己的名字。家长要监督,态度要始终如一。不能心情好的时候让他尽情用,心情不好时坚决禁止;也不能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放开管理的界限。
三、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现实活动。用心陪孩子做游戏、带他进行室外活动、组织朋友聚会等等。
四、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打游戏时,拿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让孩子认为你是他的伙伴,而不是对立面。沉迷游戏的孩子多数在现实生活中缺少陪伴,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认同,而在游戏中他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五、经常与孩子沟通,请孩子将打游戏感受进行分享,谈谈他自己的想法和游戏升级的经验。经常告诉孩子,你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关心他是否过得开心,他的快乐与否直接关系到你的幸福。
六、家长以身作则。当孩子在家时,不打游戏,不用网络做娱乐活动。
2024-01-16 查看全文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们配备上了智能手机,也导致了很多孩子因为手机游戏而沉迷其中。这也有家长的一部分责任,只有家长做好引导和榜样,孩子才会有更好的行为。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于游戏?
1、和孩子约法三章,将手机游戏当做一种奖励工具,用学习成果和手机游戏进行相互刺激,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可以玩多久的游戏,反之,则不能玩手机游戏。
2、用其他文娱活动来填充孩子的业余生活,家长多陪陪孩子,而不是将手机向孩子一扔,任他去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周的有趣的各类文娱或兴趣学习计划,比如跆拳道、球类运动、绘画、音乐、美术、户外活动等等,让手机游戏逐渐远离孩子的生活。
3、如果孩子手游瘾比较大,家长可以进行人为干预,游戏设置成儿童模式,让手机远离孩子的生活,如果孩子说查资料、布置作业等等都在手机上,需要用手机,以我从教十几年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借口,查资料、布置作业等等与学习相关的事情,家长是完全有方法让手机和查资料、作业脱离的。
4、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个方法也许有些家长可能不赞同,但你要知道的是,孩子玩手机游戏一来是因为手机游戏好玩刺激,二来是因为孩子的业余时间太过单调,父母又没有时间陪孩子,因此爱玩手游。
如果家长每天花点时间(哪怕再忙)和孩子一起筛选游戏一起玩,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很感兴趣,是在陪伴和关爱他们,逐渐地会敞开心扉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这一起的前提条件是,父母应有耐心,循循善诱,不可粗暴。
5、营造良好环境,如果父母也是低头族,也是手游一族,孩子肯定也会对手机游戏痴迷的,因此,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也要做到。
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
孩子的每日时间以及互动都太单调,除了学习,很难找到能快速放松自己的方法。现今许多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悄无声息的潜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游戏不是原罪,孩子之所以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平时没有时间、空闲时间太过于单调。
2、游戏满足了人内在的精神需求
在虚拟游戏世界里,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达到一个你建立的目标。你之所以可以在游戏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感,是因为这是构建了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理想环境。
3、缺少陪伴和沟通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有的家长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但缺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觉得只要孩子吃好穿好,不哭不闹就行,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喜欢什么,或者最近有什么变化,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回应,就会慢慢的沉迷在游戏之中。
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危害有哪些?
1、沉迷游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因为沉迷游戏,会使孩子对此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习惯了游戏里的畅快自在,就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开始自我封闭,甚至会造成不合群性格。如果任其发展,还会引发心理上的病症。游戏里还会给孩子带来对生活上的影响,有时分不清虚拟和现实,陷入角色混乱。会对将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沉迷游戏导致社会功能弱化
孩子因为长期沉迷高度自由的虚拟世界,在现实中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比如在游戏里可以说任何话,即使说错了也不会负责。但现实就不一样了,孩子会有可能觉得被限制住,不愿意和人交流。时间久了,现实生活会让孩子无法适应。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对现实的逃避。
3、游戏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游戏出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钱去买装备等。孩子会为了在游戏里有一席之地,不惜一切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给玩游戏,孩子的美好时光都会被玩游戏占据。
2024-01-13 查看全文 -
现在许多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很多父母都想阻止,但是又担心会引起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大的矛盾,所以很多家长都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下面就来介绍不让孩子沉迷游戏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游戏?
1、学会了解孩子。现在的孩子的聪明程度决不亚于父母,他们熟知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对他们的影响程度,因此不需要每天啰嗦说教,只需要倾听,倾听孩子的需求,缺失和想法。
2、学会有效沟通。不要和孩子讲所谓的大道理,也不要说教沉迷游戏有什么害处,这些他们都懂,也都不爱听,找些他感兴趣的话题聊,比如他的特长、成果、喜好、向往等。只要聊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才能促进顺利的沟通,有效的沟通,增进情感。
3、找到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手机游戏?肯定有他的原因,大部分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非常孤独,他们缺少家人朋友的陪伴,只能这样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网游中。还有一部分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是因为他们喜欢战斗胜利的成就感。
只有了解孩子喜欢打游戏的动机,才能对症下药。比如说孩子是因为缺少家人陪伴而沉迷打游戏,家长就应该及时反省自己,多留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游戏。
4、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在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后,开始制定短期计划,暂定为期一周的计划作试验。制定计划时,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协商,让孩子全程参与进来,比如这周有多少课余时间可以玩手机。何时起床,何时做作业,何时玩游戏,何时睡觉,明确设定作息时间表。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 游戏对孩子来说很吸引人。游戏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让孩子可以体验很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经历和成就感。
2. 游戏可以提供社交交互。很多游戏有在线社区,让孩子可以与其他玩家互动、结交新朋友。
3. 游戏可以让孩子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沉迷游戏来逃避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
4. 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也可能影响孩子是否沉迷游戏。孩子可能会选择游戏来填补家庭、社交和情感需求的空缺。
孩子沉迷游戏的危害:
1、腐蚀孩子的心灵
通过手机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接触到了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纯真的心灵就会受到腐蚀,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思想意识上多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2、依赖心理
现在很多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因此自然而然的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于生活和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导致学业荒废。
3、虚拟世界
网络游戏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很多人人都是虚假的身份,在这种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使青少年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2024-05-10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打游戏,可能是青春期内在荷尔蒙无处宣泄。也有可能是青春期的叛逆,被家长管控得比较厉害,孩子感觉没有一丝丝的自由空间,就会通过游戏宣泄。
孩子沉迷于游戏如何开导?
1、制定好时间
可以孩子规定好游戏的时间,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并且约定遵守。帮孩子建立明确的目标,制定清晰的规则,并给予他们反馈,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预防沉迷游戏的方法。
2、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力
家长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当前的诱惑,积累延迟满足带来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积极等待的能力;培养孩子能够抑制已有的想法和行为。要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外在控制,不断提高孩子的执行能力。孩子有了自控力,就能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主动戒除网瘾。
3、多参加户外活动
多安排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父母要在孩子空闲时间,尽可能多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平时写完作业,鼓励他跟小朋友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就对打游戏不感兴趣了。
4、控制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如今,学生接触电子产品早已不足为奇,但孩子缺乏自控力,一旦玩起游戏便不顾时间,作为家长,应起到监督作用,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最好不要让孩子对游戏上瘾。
5、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旦你发现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过长或一旦玩起来就停不下来,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坚决不能任由孩子一直玩,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带孩子去做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者去景区游玩来放松心情。
6、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很多家长对游戏都是谈虎色变,觉得游戏都是洪水猛兽,但其实游戏只是一种正常的消遣方式。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适度地进行几场游戏,这样不仅能够跟孩子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还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孩子也会愿意敞开心扉去和家长沟通。
2024-03-16 查看全文 -
其实玩游戏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之所以家长反对,是因为孩子过度沉迷游戏,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还黑白颠倒伤身体。在玩游戏上面家长如果给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慢慢的孩子就会跟游戏形成一个界限,孩子也不会沉迷游戏,只是一个消遣的方式。
如何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
1、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机,却在孩子做作业时刷手机,这样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言传身教带来的力量远远大于言语,因此父母应当做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健康快乐了的成长!
2、改变孩子的兴趣爱好。征求孩子意见,可以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什么的,这样孩子的空闲时间有事情做,就不觉得无聊了。具体是什么样的兴趣班,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孩子的选择。
3、家长可以将手机中的APP设置成青少年模式,这样孩子就只能看到一些经过家长选择的内容,家长可以设置让孩子看一些和学习相关的内容。可以对一些APP设置密码锁,禁止孩子使用这些APP。设置网络和手机使用时间。
4、给孩子爱心,让他体会到温暖和安全感。少责备多鼓励,给他信心,使他开朗,让他放开手脚去拼搏。放下家长的架子,和他交朋友,让他主动向你吐露心声,而你就可以为孩子解除他内心中的困惑。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家长没有正确的看待孩子接触手机网络的情况,谈手机色变,没有给孩子做成良好的沟通与引导,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与逆反性格比较严重,若家长强制压制孩子接触手机,这些因素会驱使孩子去沉迷手机。
2、家长管教方法的失误造成的,由于做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采取“专制”的方法教育,而该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故意要显示自己的能耐,加上情绪不稳定,所以显示“抗上”的逆反心理。
3、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需要帮助时; 当孩子遇到伤心事需要吐露的时候; 当孩子想和父母亲子游戏或想拥抱自然时,家长也许忙着工作没时间,也许迫于压力无心顾及,又或者在孩子身边玩游戏。
4、游戏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让孩子在突破一个个难关,完成一个个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成就感中找到自信,而这种自信往往在其他方面得不到,尤其在学习上,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挫败感,这就不难解释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而不喜欢学习了。
2024-02-21 查看全文 -
孩子之所以会对游戏上瘾,和父母家庭以及孩子自身的心理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对此,家长们需要看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别把责任一味的推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小孩子沉迷游戏?
1、减少孩子与手机接触的机会
把手机放在孩子轻易看不见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第一时间的“刺激”,不轻易让手机给回到家的孩子以“提醒”。
2、分散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
陪孩子看电视,有意识地转移孩子注意力。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多陪孩子看电视,一方面电视中多健康的节目,对孩子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看电视不会像玩手机游戏那样强烈上瘾。
3、尝试给孩子寻找一个玩伴,减少孩子单独待在家的时间
孩子好动,对其它事情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不会长久,除非手机。所以尝试给孩子寻找一个同龄的玩伴,让孩子多在室外活动,减少单独待在家的时间。
4、及时表扬肯定,唤醒孩子的道德感
尽管年龄较小的孩子,是以“他人的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的,但孩子已经建立了“好恶”观念。所以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对孩子的思想有直接而明显的效果。
5、必要的惩戒
在唤醒阶段,我们为了使孩子能养成较好地履行承诺的习惯,对违反承诺的行为,可实行适当的惩戒。如这次超时,将取消下次的玩手机机会。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父母中一方喜欢玩电子产品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父母的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中有人爱玩电子产品,那么孩子也会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心。
2、父母过度管控孩子
心理专家沈家宏说,“成瘾者背后往往有一个‘控制者’”。由于父母的过度管束,孩子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权利,孩子毫无自由,又无法反抗父母,只能到游戏的世界里解压和寻找自由感。
3、 工作忙,陪伴孩子时间少
父母给不了孩子足够的陪伴时间时,孩子内心都会有一种空虚和失落感,会把原因归咎于自己身上,更会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感而依赖玩具或者电子产品,进而产生生理性依赖。
4、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
孩子的每日时间以及互动都太单调,除了学习,很难找到能快速放松自己的方法。现今许多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悄无声息的潜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之所以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平时没有时间、空闲时间太过于单调。
2024-02-12 查看全文 -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手机的功能已强大到足以让“全民低头”。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手机而无法自拔,很多家长为此感到担忧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于手机?
1、禁止非暴力。
家长要正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严格禁止、断开、没收手机是不可行的,会引起已经有点焦虑易怒的孩子的激烈反抗,恶化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2、多陪伴,多交流。
家长都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一些陪伴,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父母要多给孩子沟通,只有建立在有效沟通基础上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有研究表明,沉迷手机的孩子一般不喜欢与外界交流,所以父母的陪伴和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走出手机。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能否真正戒掉手机瘾,取决于家长自己的“言传身教”。你不能要求一个孩子不看手机不上瘾,你却整天盯着手机。
4、多出去活动。
父母可以带他去不同的领域看不同的东西,参加户外活动,交朋友,让他找到手机之外的美好世界。同时多跟他解释手机的原理和应用,认识到手机不应该占据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
5、下载对孩子有益的软件。
让孩子完全不玩手机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是不太可能的,若想要让孩子不对手机上瘾,家长就很有必要监管孩子手机中的软件。手机中什么软件都有,游戏短视频类的软件都会让孩子上瘾,这些软件必须禁止安装,充分利用手机系统的青少年模式,或者多为孩子下载利于学习的软件,引导孩子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几乎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应试教育压力之下,有些家庭从小禁止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当孩子进入校园,学业压力真正大起来之后,缺乏缓解压力渠道的问题越发明显。最终孩子玩手机的原因竟然是“无聊”。
二、父母中至少有一人经常玩手机。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孩子在该文化的熏陶下就会产生符合这个家庭成员特质的行为,这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门风”。很显然,如果父母在家里就习惯于抱着手机不放,那孩子玩手机也是必然的,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行为。
三、孩子正和其他小伙伴玩同一款游戏。
选择这一项,意味着你的孩子已经具有了社会交往的需求和能力,是他成熟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成熟背后却需要家长的监控。家长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和哪些同伴一起玩游戏,如果家长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成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做到监管和榜样作用。
四、寻求情感上的慰藉。
许多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往往存在情感缺失。孩子沉迷于游戏,因为它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虽然不能使他温暖,却会感到踏实。大部分孩子花很多时间玩手机,因为他们确实有很多时间,父母忙于工作,在家无人陪伴,青春期的无助感增强,除了玩手机,还有什么办法?
2024-02-05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