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抢东西打架怎么处理
920
-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两个孩子,一是因为二胎政策的放开,二是因为大家的经济条件也都越来越好。虽然生二胎以后会有很多好处,但是相对来说,养两个孩子还是会很辛苦的,打打闹闹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家里的两个孩子总是打架,家长就要多花心思引导教育孩子了。
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1、将两人分开,让他们不要伤着对方
分开两个孩子的时候要果断,而且必须保持冷静。有时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被打,会十分愤怒,愤怒可能会让家长卷入孩子的冲突。如果家长卷入了这场冲突,将失去一切给与孩子指导的机会。所以家长一定要记住:你的角色是一个”中立调停者“,是孩子情绪的”引导者“,不是某一个孩子的”帮手“。
2、引导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对于孩子的冲突,一定有比打架更好的解决办法,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这个办法。家长只需要强调,打架这种行为不是好的选择就行。不需要给孩子贴上他不是”好孩子“这个标签,也不完全否定打架这个做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对“的选择。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3、让孩子表达情绪,并鼓励他们”重归于好
打架除了愤怒情绪,还可能有很多委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并鼓励他们学会如何“重归于好”。孩子打架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不管打架时是、对还是错,都要让孩子想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大人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正确的引导孩子。
4、组织有理智的娃进行谈判
在大一点的孩子之间,你总会发现他们的冲突来自相同的原因。这就要挑一个心平气和的时候,组织他们进行一次谈判,让他们共同谈判出一个大家认同的规则。也可以直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这样一两次以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通过协商来解决冲突,而不一定非要拉扯推搡,用武力解决。
5、家长应该公平对待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之间吵架或者打架的时候,都会先教训年长的孩子,要么就是大发雷霆,或者用言语来威胁孩子。当家里两个孩子在吵架的时候,最正确的做法是要保持冷静,公平对待,不能因为谁的年龄更大一点就批评谁,这样会让年龄小的有优越感,以后会更加的无理取闹。
6、弱化竞争
家长一定要尽量弱化竞争,更不能刻意挑起竞争。父母尤其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要比较,比较会使得竞争加剧。要给予每个孩子他需要的时间、支持和爱,这样孩子们就不必通过竞争来争取你的爱和关注。但请一定要记住,公平对待孩子,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地对待他们。
7、尊重孩子
父母要尊重彼此,也要尊重孩子。如果你很尊重孩子的财产和隐私,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其中包括他的兄弟姐妹。当父母对孩子不断挑剔和批评的时候,也会使得孩子批评和挑剔他的兄弟姐妹。经常挨打的孩子,也会对他的兄弟姐妹拳脚相加。
2024-04-22 查看全文 -
相信很多二胎家庭都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即两个孩子之间时不时爆发的冲突,让很多父母都感到头大。都是自己的孩子,偏袒任何一方都是很不明智。家长也非常烦恼,在两个孩子打架闹矛盾的时候,到底怎样处理才能既公平,又能缓解关系。
家里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
1、分开两个孩子,了解情况。
耐心听孩子说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立马就去斥责大宝。有些明智的家长面对孩子打架时,他们不想让孩子打架,在制止孩子打架之后,立马把两个孩子隔离开,分开教育,之后再劝孩子和好。这样做既方便孩子冷静下来,也能让家长有时间了解情况、教育孩子。
2、不要偏袒任何一方,要做公正、中立的“裁判”。
父母的偏袒不但会强化两个孩子彼此之间的怨恨,还会使得他们的关系出现一些影响一生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尽量做到公平地对待孩子,尤其是在冲突发生的时候,绝对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3、争吵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让孩子自己解决争吵的过程,能让孩子学到很多好方法。这些方法,都会在他们步入校园或者社会时,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能让孩子们在家里成长的机会,就不要错过。总比让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外面东磕西碰的摸索要好的多。
4、尽量弱化竞争,更不能刻意挑起竞争。
父母尤其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要比较,比较会使得竞争加剧。要给予每个孩子他需要的时间、支持和爱,这样孩子们就不必通过竞争来争取你的爱和关注。但请一定要记住,公平对待孩子,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地对待他们。
5、改变你的期待。
这一点是针对父母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接纳孩子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或者冲突,要接纳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争吵与矛盾。千万不要期待你的两个孩子能二十四小时友好相处。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改变对孩子零争吵的期待。当遇到孩子求助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越来越会处理关系,彼此友好相处,这才是正解。
6、不要过于关注。
很多时候,大宝和二宝打架是想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因为大宝害怕有了二宝后父母就不疼他,所以就会故意引起“战争”,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所以家长在面对两个孩子打架时,最好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主动挑起麻烦的孩子身上,否则会让他产生成功吸引家长关注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惹麻烦的动机,引发更多冲突可能。
2024-04-14 查看全文 -
面对喜欢抢东西打架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当孩子想要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就告诉他,让他主动去问别人是否同意,只有经过别人同意了才可以玩。尤其是孩子第一次抢东西的时候,就要和孩子沟通,东西是有所有权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否则会受到惩罚,第二次再犯就要按原来所说的规则进行惩罚,让孩子明白这样做不对。
小孩子喜欢抢东西打架怎么办?
1、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比如有的家长,当他们的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他们的做法是笑笑了事,这样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正确做法是:当发现自己家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时,一定要及时站出来,告诉自己孩子你没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如果别人愿意跟你换,那你可以拿自己的玩具跟别人换着玩。
2、懂得给孩子立规矩,制定规则。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开始制定规则,有规则的孩子做事也会有计划。跟小朋友玩耍时也要制定规则,告诉孩子懂得分享比粗暴的抢夺要更开心。值得注意的是,喜欢抢别人玩具和打别人是两回事。抢别人玩具可以引导纠正,但是打人就需要适当对孩子进行教训。
3、拒绝对孩子溺爱。知道溺爱孩子的坏处,那就从现在起拒绝对孩子溺爱。告诉孩子:做好事该受到表扬,做错事就该受到适当的惩罚。
4、如果是因为孩子不善表达,家长要教他用语言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家长要告诉他: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你的表达方式不对,别人不能理解…每件事一字一句耐心地教,不能不耐烦就吼。
5、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或者交换玩具,但是当别的小朋友来抢夺玩具的时候,就不要再礼让了,否则助长了他人气势,让孩子受了委屈和欺负,以后别的小朋友还会来抢玩具,而孩子却不懂得反抗,将来很容易成为被欺负,被霸凌的对象。因此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愿意的话,可以分享,但是如果自己不愿意,对方要抢的话,那完全不需要让。
6、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在打人的时候家长就开始训斥、打孩子,反而反向的教育了孩子骂人和打人。分散孩子注意力,如说孩子看谁来了、看那是什么东西等他就会停下来。同时,要和孩子沟通,说明打人的利害关系,表明自己不同意或不喜欢这种行为,让孩子慢慢感觉到不能打人。
7、多做引导,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个人行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8、不要随便的给孩子贴上抢和暴力的标签。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很多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让孩子扭曲了。
2024-02-18 查看全文 -
十三岁孩子有些已经进入到青春叛逆期当中,这个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非常的强,在荷尔蒙和激素的影响下,也逐渐变的比较暴躁易怒,这就需要家长学会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尤其孩子动手打架这件事,更要好好的教育孩子。
13岁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1、多了解孩子
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家长不能靠吼或者严加管教孩子,这些基本都是徒劳无功,所以要多了解孩子。
2、问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听说孩子打架时,要先问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比如,为什么动手,起因是谁挑起的,千万不要啥都不问,对孩子就一顿胖揍,或是立即去责骂对方。要知道,有时孩子打架,是出于“正义”的出手。打架后的教导,会让孩子印象更深。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打架看似小事,却影响孩子性格的成长。所以,家长引导要把握好“度”,可以说我们既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孩子当“羊”。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孩子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让孩子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学会解决事情的正确方法。
4、学会分享
生活中多和其他的孩子玩耍,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其他的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孩子和其他玩伴学会分享,懂得感恩,认识了小伙伴的重要性,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
5、知错就改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经常打架,戾气横行这样的性格,一定不要过度的责骂,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关于为什么打架这个问题,要对于跟孩子打架的对方道歉,妥善安排;一定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要孩子知错就改。
6、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毕竟孩子在与朋友间的交往经验还是不足,再加上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较弱。对孩子来说,确保自己当前的利益,是压倒一切的主要目标。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认真对待了,家长应该耐心与孩子说明,想要跟其他朋友交朋友应该怎么做,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7、教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让孩子学会在自己的错误行为中得到教训,自我反省。很多孩子打架,也是一时冲动,自我反省就是让他明白冲动带来的后果。
8、激发孩子内心的愧疚感
家长应该从言语上给他多灌输正直,善良的正能量情绪。让阿猴子知道这和他的错误行为形成了多大的对比。从而让孩子记忆深刻,且感到羞愧,内疚。同时也会让他受益非浅。久而久之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逐渐增加他的判断力,学会辨别好坏是非。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孩子年纪还小,偷东西并非是品行问题。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的时候,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或者对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失望,这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伤害。家长需要找到孩子偷东西的原因在哪,解决根本,问题自然就会消失。
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1、首先父母维护孩子的尊严。
对不懂得物品所有权的孩子,不知道这个是别人的如果拿了就是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当众大声地呵斥孩子,静下来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给他们建立正确的“物权”概念。比如在家里时告诉孩子哪些是爸爸东西,哪些是妈妈的东西。
2、明确的告知孩子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如果主人没有同意就拿走了是不正确的,再告诉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丢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是不是也很焦急呢?
3、带孩子当面归还并建立规矩意识。
当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父母不要包庇袒护孩子,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然后和孩子一起当面归还物品,并向失主道歉,并然后表扬孩子知错就改的行为。
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缺乏关爱,渴望被关注。
有的时候孩子偷东西,并不能说明是孩子的品质出现了问题。当孩子长期被父母忽略,没有人重视自己,孩子就会想弄出个大新闻,让父母关注自己。
2、有贪小便宜的习惯。
孩子大大方方,做事干脆利落,是非常难得的优良品质。但如果孩子很小气,又爱贪小便宜,那么偷东西自然就成为必然。只要有过一次偷东西的经历之后,孩子尝到甜头,胆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真正的“偷”。
3、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孩子在小的时候,需求还是比较容易被满足的。然而很多家庭,就是因为无法满足孩子的这些小的需求,才让孩子一步步走向犯错的边缘。
孩子偷东西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1、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拿回东西,就马上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骂孩子是小偷,加以指责,甚至打骂,似乎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你这些过激的反应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会感到特别的羞耻。给自己贴上“小偷”的标签,甚至自尊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打击。
2、打骂孩子。
你的打骂和过于激烈的反应,只会激发他们的对抗和报复心理,还会让孩子对自身产生深深的厌恶,并不能解决孩子偷东西的问题。
3、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或者他人讨论。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讨论孩子拿回东西的事情,孩子会感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失去了自尊,会感到羞耻,很容易让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唯唯诺诺。
2024-05-05 查看全文 -
我家孩子14岁了,男孩。孩子今天和他同桌打架了,他的同桌还受伤了,孩子被要求回家反省两天,孩子一直说不是他的错,很委屈,我应该怎么办?两个孩子打架如何处理?
其实爱子心切是每个家长的本能反应,但是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打架的时候,大人应该怎样处理呢?打架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暴制暴就像是用一个错误来回击另一个错误,环环相报只能错上加错。还可能让孩子盲目模仿,影响孩子以后的价值观。
两个孩子打架如何处理?
1、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干涉
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打架,这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也是孩子在人际交往的必经之路。如果孩子之间的打架发生在正常的交往中,并且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家长不要过多干涉。
2、严重冲突,家长应先制止
孩子解决不了的冲突求助父母的时候,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打骂孩子,这对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是非常不利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到底是谁不对,错的一方父母要加以教育并道歉。
3、矛盾先放一边,安抚第一位
心理学中解决冲突的第一位,永远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孩子打架,无论哪方对错,双方都经历了情绪剧烈起伏,都需要家长在第一时间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事发当时,只有一方家长在场,也应该把两个孩子都安抚好,平静孩子们的心绪,为下一步梳理矛盾,留下心理空间。
4、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如果发现孩子打架的话,要问明白是什么原因才打架的,把他们拉开之后,再准问是什么原因,并主动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如果聪明的家长就应该用聪明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果不是自己孩子的过错的话也应该要委婉的向对方表达,毕竟孩子是不会记仇的,打完架之后还是很好的朋友。
5、控制自己的脾气
如果双方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大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的话就会主动帮忙的,而另一方看到的话也会主动帮忙,所以这样就演变成大人之间的战争了,如果甚是过激的话就会有伤亡了,事情过后想起来是很后悔的,往往都是没有忍住一时之气罢了,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要客观一点,不能一味的为孩子去争取,而是让他自己面对。
6、教导孩子不要打架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就应该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动手打架,动手打架把其中的厉害关系和自己的孩子讲清楚,孩子多少都会听一些家长和老师的话的,学会尊老爱幼。不应该去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学会和对方商量着做母事,而不是一意孤行。
7、事后自己教育孩子
孩子打完架之后就该适当的教育一下了,毕竟不论是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去动手的,即使不是自己的过错,但是动手打人就是错了,在讲道理的同时也不能够动手打人,要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孩子讲一讲,这样孩子即使以后也有类似的为题的话也不会去犯错了。
2024-04-23 查看全文 -
有少部分家长,把孩子偷窃的行为当作“机灵”,这是错误的行为。小错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偷东西,其实并不可怕,作为家长只要放平心态,正确引导,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可以很快得到纠正的。
十岁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1、不发脾气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都会有内心戏,从而给孩子压力。更何况这种当众被抓到的事,为了面子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脾气,发脾气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是从鼓励,尊重,参与的角度,孩子基于自己的人格形成的责任感,才能成为孩子毕生的自发性动力,他也会发自内心地遵从。
2、不听之任之
家长要多反省自己。并且平时多问问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可以买,什么不可以买。如果家长在训导时能让孩子感到充满爱意的关切,那么道德的种子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我们只有不逃避,正确对待孩子犯下的错误,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3、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
有的父母经常把孩子的衣服,玩具随便送人。这样会导致孩子对物权认识不清。建议家长在送人前,都要先问一下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就知道赠予或索取都是需要别人的同意的。而不是任意拿走的。
4、告诉孩子要使用正确的方式
家长要告诉孩子要使用正确的方式,要让孩子学会借,告诉不可以不问自取,这是非常礼貌的事情。励他和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也很喜欢,想借的想法。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5、留意孩子的物品
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物品,如果是“来路不明”的,即使怀疑孩子说谎,也不要当场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长核查,家长不要轻易定性孩子“偷”,也不能对孩子拿别人东西视而不见。
6、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
“偷窃”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质不好或行为不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把孩子看成喜欢小偷小摸、行为不端或经常撒谎的人,孩子极有可能如其所愿,变成家长所形容的这种人。
7、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对于孩子的偷东西行为,切忌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因为孩子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行为有多么错误时,大人已经给自己贴上了不道德的标签,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可能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的基础上。
2024-04-23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