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324
-
青春期孩子发脾气或是摔东西,是表示他心里烦躁、抑郁,想要发泄 这个时期,他们处于心理生理的转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和磨合,很容易情绪激烈 或者过于暴躁,一点就着,或者过于压抑,不肯与人交流。家长要多倾听,少说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青春期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家长得学会让孩子冷静,家长也得冷静,冲动是魔鬼,冲动之下,就会和孩子发生冲突,不如先冷静下来,再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不如找个他的好朋友来沟通,然后再从侧面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想好了怎么去跟孩子沟通后再去孩子,沟通有很多方式,比如去和孩子打场篮球,做个亲子活动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千万别用老套的方式,跟孩子面对面坐着谈话,孩子会感觉很约束,自然就不会向你吐露心声,你也达不到你想要的目的。
2.父母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尊重孩子也有表达情绪的权利,忠实地了解孩子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这些观念建立后,再引导宝宝学习表达处理情绪的方法,将有助于帮助孩子安抚情绪。相反,冲动地责怪孩子,或嫌孩子动不动就哭哭闹闹“真是讨厌”,甚至生气地破口大骂,叫孩子立刻停止哭闹举动,或以威吓的方式,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闹都是十分有害的。
3.家长应尽量用平和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摆家长作风,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如果孩子能把家长当朋友,愿意倾诉他的喜怒哀乐,那就更好了。家长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包容,但是触碰到原则问题,决不能放纵。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只希望他们尽快度过叛逆期。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1.内心摇摆不定。青春期的孩子喜怒无常,其实孩子的内心经常是矛盾,他们自己就被一个个自己的矛盾困在其中,很多东西特别纠结。
2.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豆蔻年华,很让人羡慕的年纪,一个个都是“小鲜肉”“花骨朵”。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对自己的外表总是有不满意的地方。有时觉得脸上的痘痘影响了自己、有时觉得身材不好等等。
3.看到父母就生气。很多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在小时候多么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儿童期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是多么让自己欣慰的“小棉袄”“皮夹克”,可是进入了青春期,两句话不说孩子就烦。
4.有点“自私”。在考虑问题时非常在意自己的想法,很难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他喜欢的,全世界都喜欢。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
5.有很多“小秘密”。孩子的隐私会越来越多,父母一不小心就触犯到了自己的“秘密地带”。对自己的隐私特别反感父母碰触。
6.人际关系不稳定。你会发现孩子朋友变化比较快,一会儿跟这几个好朋友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又闹掰了。
2024-02-12 查看全文 -
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一个时期,他们会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变成消极反抗的态度,家长应该以引导为主,不能给他们过多的心理负担。
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摔东西怎么办?
1、观察孩子情绪状态,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宅家太久了,若观察到孩子经常发牢骚或变得急躁,这背后说明孩子当下有些压力和情绪没有得到释放。若我们予以呵斥或讲道理,孩子的情绪可能会暂时平静下来,但因为没有得到释放,积累之后便会爆发。
2、给予孩子冷静的时间
若孩子情绪彻底爆发了,我们要先冷静下来。如果这时我们也情绪爆发,亲子冲突可能会升级。情绪状态下,大脑是很难理智的进行工作的,所以给孩子一些时间。
3、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一定要及时告知孩子出现了脾气暴躁、易怒的表现,让孩子认识到此时的表现是错误的,及时制止,同时鼓励孩子平静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4、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一定要积极的让孩子学会沟通和表达,努力与人沟通。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压抑、烦躁时,不能够用脾气暴躁、发火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要积极努力的沟通。
5、帮助孩子丰富调节方式
打篮球是案例中男生的唯一调节方式,但为了身体健康,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是必须的。那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有哪些替代性的方式或者可以一起发现新的宅家放松方式。
6、树立榜样
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经常发脾气,家长也要进行自我检讨。而且平时要给他们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也不要随便生气和诅咒他人,防止孩子有样学样。
2024-02-16 查看全文 -
青春期时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慢慢觉醒,孩子的内心世界会发生暴风骤雨般的变化,当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在父母的要求控制下生活时,会渐渐产生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孩子脾气暴躁,家长也起到一定的责任,如果不很好的引导孩子改善这种情绪,对孩子的以后的人格影响巨大。
青春期叛逆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1、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中国的家长们往往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家长因为经验丰富,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2、冷静而理智的对待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当孩子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一定要理智对待,不能以暴制暴,压服孩子遵照家长意见行事。每次和孩子针锋相对,既会让自己不开心,也会增加孩子的叛逆心,不如适当的给孩子和自己一点自由。
如果孩子坚持要做的事情不超过底线,家长可以及时走开,比如说到另外一个房间,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免双方的争执越来越激烈。同时可以告诉自己: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会更加理解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他一点提醒,让他自己去发现错误。
3、放手,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每一次的叛逆都代表着孩子的成长需要。作为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适当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学会自己安排,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也适当给孩子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
4、让孩子认识到孩子自己的错误表现
一定要及时告知孩子出现了脾气暴躁、易怒的表现,让孩子认识到此时的表现是错误的,及时制止,同时鼓励孩子平静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旦出现了脾气暴躁、易怒,一定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缩短游戏的时间,甚至减少孩子的零花钱等等。
5、一定要积极的让孩子学会沟通和表达
一定要积极的让孩子学会沟通和表达,努力与人沟通。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压抑、烦躁时,不能够用脾气暴躁、发火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要积极努力的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包容等等。只有孩子学会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有效缓解脾气暴躁的问题。
2024-04-13 查看全文 -
很多十岁左右的孩子脾气都非常暴躁,动不动就会发火,甚至还乱摔东西,这样家长非常头疼。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10岁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注意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和孩子的很多矛盾,实际上都是因为互不了解。而人与人的互相理解,是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的。如果长时间不沟通,哪怕是最亲的父母和孩子,或者是夫妻俩,都有可能产生误解和矛盾。
2、家长要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往往反映着家长的行为。家长教育孩子不应该脾气暴躁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家长不能一边要求孩子脾气温和,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这样会让孩子对这种要求感到困惑,也更加不愿意听从家长的管教。
3、不要溺爱孩子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溺爱。溺爱带给孩子的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纵容。真正的爱应该是有节制的、有边界的,不应该是没有原则的。家长们要把握好这一点。
4、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何况孩子已经十岁,所以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十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家长不要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如果说长时间如此,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脾气自然也会越来越暴躁。
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原因:
1、父母脾气火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首要对象。有研究表明,乱发脾气的孩子背后大多有一对爱发脾气的家长。在处理情绪问题时孩子很大程度参考就是来源于家长。
2、通过发脾气表达自己的主张
小时候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想法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他想做的事情,家长不问清原因就否决或者忽视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情绪会被压抑,会感到不开心,会有想要发脾气的冲动。
3、需求得不到回应
孩子得不到重视,就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缺爱心理,进而会产生不安全感。为了让自己得到重视,孩子会故意出现一些不老实的行为,来满足爱的需求和安全感的满足。
2024-02-20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是需要技巧的,当孩子出现脾气暴躁,摔东西时,就是孩子一个发泄情绪的行为,家长这时候就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
7岁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对孩子发脾气要立规矩处罚
小孩子偶尔闹点小脾气很正常,但如果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就需要家长重视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爱发脾气的孩子家长也要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发脾事不是什么大事而过度包容孩子,有句话说得好:“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教养。”我们可以视孩子发脾气时的表现,给予孩子一些惩罚,比如: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后,剥夺他当天看电视的权力等,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2、和孩子的情绪共情
孩子本来还是生气,看到家长发脾气,可能会闹得更厉害,也有可能是被家长吓住,恐惧战胜生气,吓得不敢发脾气,但是胆怯会油然而生。看到孩子发脾气,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哪怕不去理顺孩子的情绪,看着孩子发脾气,也不要动怒,去打骂孩子,跟孩子一般见识。最理智的就是安静下来去听孩子的倾诉,去了解孩子为什么生气,帮助孩子理解生气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但是摔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
3、理性看待问题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理性看待,分析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有些时候为了争取主动权,孩子偶尔发下脾气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这时就需要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会倾听和尊重他的想法,这样才能改善孩子发脾气的问题。
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原因:
1、通过发脾气表达自己的主张
小时候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想法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他想做的事情,家长不问清原因就否决或者忽视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情绪会被压抑,会感到不开心,会有想要发脾气的冲动。
2、父母脾气火爆致孩子脾气不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首要对象。有研究表明,乱发脾气的孩子背后大多有一对爱发脾气的家长。在处理情绪问题时孩子很大程度参考就是来源于家长。
3、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
一直被宠惯了的孩子,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和改善这一切,这时孩子心理的落差就会导致其脾气大增,愿望达不到满足时,很容易就会不顾场合地大发脾气。
2024-02-17 查看全文 -
成年人有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更何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是必经的一个阶段,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多点耐心。
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只说不做是一定管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的,“吓唬”式的空头威胁会损害你的威信。如果你以前每次凶孩子的时候都是一阵乱吼,有时还会吓唬他,你会发现长此以往这样做并没有用,孩子根本不会在意。但是当你狠下心不去主动关心他,真正做到说到时,你会发现孩子最终会乖乖跟你认错,因为他知道,他很需要你,他会担心万一你真的不管他了他该怎么办。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说到做到 ,只有绝对的威严时 ,孩子才会听你的话。
2、对付做错事的孩子的最佳方法是,不关注他,不给他玩具,不跟他玩。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几乎是围着孩子转,除了孩子去哪里都要跟着之外,孩子在玩耍时,家长也会在不远处看着,生怕有什么意外。不过正是家长这种不离开的关爱,才让孩子有了“无论我做错什么你也不会离开的”错觉。加上亲人的娇惯,所以养成了脾气差还不认错的毛病。
3、当家长经常发脾气、暴躁、不安,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孩子会用家长常用的处理方式去处理问题。如果不想孩子也成为一个爱发脾的人,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好情绪,并耐心地引导孩子。
孩子爱发脾气的原因: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首要对象。有研究表明,乱发脾气的孩子背后大多有一对爱发脾气的家长。在处理情绪问题时孩子很大程度参考就是来源于家长。
2、一直被宠惯了的孩子,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和改善这一切,这时孩子心理的落差就会导致其脾气大增,愿望达不到满足时,很容易就会不顾场合地大发脾气,这时建议父母尝试延迟满足或者适当奖惩等方法来帮助孩子改善脾气。
3、孩子发脾气的孩子通常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想法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他想做的事情,家长不问清原因就否决或者忽视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情绪会被压抑,会感到不开心,会有想要发脾气的冲动。
2024-02-14 查看全文 -
9岁的孩子出现了一生气就摔东西的表现,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表达能力,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及时的进行教育和引导,避免孩子的脾气和性格越来越暴躁。
9岁孩子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1、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心里出现焦虑不安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沟通,并且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处理自己不良的情绪。当孩子摔东西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制止并进行批评,但事后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
2、这个年龄的宝宝不太可能把行为和体罚联系到一起,你打他时传达的信息是“生气时是可能打人的”他不仅不会害怕你,反倒会效仿你。最好的生气方式是沉默,当你静静的望着他不说话的时候,他会本能的思考自己刚刚做了什么?你为什么不说话?孩子在回忆的过程就是在检讨自己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去动手打孩子,这样孩子不但不会乖乖听话而且还会对你产生抵触心里,日后更加难管。有的孩子会想起上次挨打的经历,然后会因为怕挨打而承认错误,但是内心还是不会思考自己错在了那里。
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几乎是围着孩子转,除了孩子去哪里都要跟着之外,孩子在玩耍时,家长也会在不远处看着,生怕有什么意外。不过正是家长这种不离开的关爱,才让孩子有了“无论我做错什么你也不会离开的”错觉。加上亲人的娇惯,所以养成了脾气差还不认错的毛病。
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原因:
1、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家里其他的亲人对于孩子太过于娇惯,要什么给什么,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会哭闹撒泼,孩子一哭闹就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9岁孩子发脾气乱摔东西心急燥乱吼。
2、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的拥有一定的社会意识,有了“独立“”的愿望。孩子想要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对于大人的包办代替和一味对自己的控制开始感到反感,他想要“反抗”大人的控制,尝试着自己一个人去解决问题。但是往往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自身的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结果大部分都是弄巧成拙。当现实结果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时,他就会开始着急,于是便发脾气。
3、家长惯出来的毛病。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每当孩子想要某些东西得不到便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发脾气就赶紧给了孩子东西。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摸到了家长的规律,知道自己只要一发脾气就能得到在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自然会发脾气。
2024-02-13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