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孩子使用手机
664
-
痴迷于手机的孩子们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会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埋下可怕的隐患。在家的时候要尽量合理“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用运动、听喜欢的音乐、绘画、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之间真实的接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对于手机的依赖和对于信息的焦虑。
如何管理青春期孩子使用手机?
1、优质的活动能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赖。当家长在指责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如果不玩手机能干些什么?什么既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又能让孩子得到放松?让孩子减少手机依赖,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
2、不要纵容和溺爱。见别人家给孩子买了学习机,你也盲目的跟从,也给孩子买,其实现在的游戏机里面都安装了很多智力游戏,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的引导,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规矩和约束,甚至很多父母为了耳光清净,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啥也不管了。
3、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监督。孩子一般都希望父母陪伴自己,而这种陪伴是需要和孩子互动的,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陪伴带来的开心欢乐。父母平日里希望孩子能够不接触手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4、积极沟通,耐心劝解。孩子状态不好家长着急在所难免,但是在劝解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可以先和孩子沟通一下最近的心理状态,排解孩子的压力,然后再针对玩手机一事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一味责骂,更不要对孩子说很多丧气话,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5、了解孩子玩手机的动机,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照咱们昨天的课程内容去进行理解。当咱们理解了孩子玩手机的动机,大概也就能明白孩子到底在要什么,他可能希望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习惯性沉迷。孩子可能对手机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自己业余时间又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于是就自然而然地玩起了手机。再加上手机利用了人的本能,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他一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2、逃避现实生活的挫败感。他们之所以爱玩游戏,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因为现实世界不能给他们的满足可以通过网络游戏可以满足。
3、心理压力。孩子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而手机可以给孩子带来解压的行为,使孩子长时间的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
4、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
2024-02-18 查看全文 -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要不要管,答案是肯定的。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领,扶正这棵小苗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孩子玩手机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家长们面对孩子沉迷于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办?处理不当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严重。
如何管理孩子使用手机?
1、重塑观念,避免禁果效应。
手机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有控制地使用手机。所以对于手机的管理,特别是在家里的使用,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以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心态理性面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
2、灵魂三问,做好价值澄清。
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讨论手机使用的话题。我们不妨让孩子使用手机前这么问自己:我需要使用手机做什么?(解决目标问题);我会受到什么影响,给我带来什么结果?(坚持结果导向);我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被手机控制?(明确自控策略)。通过这三个直击本质的问题,引导孩子澄清手机使用的价值。
3、制定公约,建立信任关系。
当孩子意识到手机的管理很重要以后,家长就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手机管理公约》。其实,这对家长是个更大的挑战——共同约定、共同遵守。公约包括以下内容:使用的时段、场合、用途、功能及内容;父母及孩子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违反公约的惩罚性措施。公约制定后,就要完全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
4、以身作则。
我们可以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关注到自己身上,因为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先管理好大人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学习的“场”,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孩子,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沉迷手机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1、耽误孩子学习
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学习感到枯燥,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2、导致行为异常
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身心、不可自拔,浑然不觉的“身心塌陷”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恍惚、退缩、无序等异常状态。
3、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捧着手机玩,会损害孩子视力、影响孩子颈椎等。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024-01-26 查看全文 -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又和孩子打起了“手机争夺战”, 有的孩子平时不玩手机,但放假生活单调,无所事事就玩手机打发时间;有的学生不适应网上学习方式,上网课变成了借机玩手机;这都会让家长着急不已,请看以下的内容。
初中生暑假如何管理使用手机?
1、合理地玩手机
孩子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有时候也需要玩玩手机放松一下,但是不能沉迷手机,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手机进行管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这样既不影响孩子学习也不耽误孩子玩手机,两全其美。
2、家长发挥榜样作用
在教育孩子玩手机时,最重要的是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也就是说,家长不能迷恋手机,要从自身真正做到不迷恋手机,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正向引导,让孩子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不依赖手机的心理暗示。
3、使孩子的兴趣发生转移
家长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如多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增加体质,而且使人心胸广阔,易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让孩子参加志愿者服务小组,每星期到图书馆帮助整理各类书籍,装订报纸杂志等。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建立好奖惩制度
家庭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都要遵照执行。当父母违反规则时,也要接受惩罚,以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适当时候可以用奖励去激励孩子遵守规则。
5、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
选择合适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后自己的一些变化。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心理层面的隐患。
6、多跟孩子互动
如果家长想要一下子就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又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同时还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交流、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慢慢的,孩子会更愿意向家长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于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7、尊重孩子
家长要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成长,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知道对他的一生负责的始终只能是他自己。要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自立自理能力,引导他自己思考问题、理性处理问题。同时,要引导孩子结交自己的玩伴和知心朋友,让他在现实生活中有良好的情绪宣泄和交流互动方式。
8、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家长可以趁假期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把时间投入到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让孩子和自己一起运动,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手机之外的乐趣。
2024-05-22 查看全文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家长和孩子逐渐从“5天学校+2天补课班”的生活模式中走了出来,开始回归家庭,享受亲子共处的快乐时光。然而,却发现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正在不少家庭中蔓延,那就是孩子虽然在家时间多了,但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玩游戏,不让看就大发脾气,所以家长的教育非常的重要。
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有原则的约束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哪些app可以使用,哪些app不允许出现在手机里;每天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定时关机;最重要的是,手机不允许带到学校;与此同时,家长最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约束孩子的同时,最好也减少自己刷手机的时间。
2、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捷性
学会把手机ipad里的电子应用进行科学的归类,现在很多智能手机、Ipad都有设置学习模式,对于不适合孩子玩的进行权限设置,把适合孩子玩的APP进行科学排列,比如歌曲类、游戏类、英语类、动画类、手绘类等等,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好奇心,更能让孩子在不同的电子应用里学到知识。
3、培养孩子从事一项或几项有益的运动或活动
可以约孩子的同学,引导孩子从事一些有益的体育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也可以组织几个家庭登山,放风筝,野外踏青。让几个志趣相投的孩子在一起,从事有益身心的活动。
4、引导孩子多看书转移注意力
可以带着孩子经常去书店、图书馆,也可以有意无意的话家里置办书架,买一些孩子可能喜欢的书,这样我们在控制孩子手机的时候,也给其提供了一个书的世界。没有了手机,孩子可能就会捧起书。
5、通过电子产品学习
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了解到电子产品的优点,让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到新的知识。例如地图导航、录像、天气预报、微信语音信息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再者,父母可以帮孩子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
6、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要避免沉迷手机,要为孩子做表率。家长应该腾出时间多与孩子互动、共处。比如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外出进行户外活动,一起做游戏等等,既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又可以避免孩子无聊之际靠手机打发时间。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1、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病态。
2、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3、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
2024-05-10 查看全文 -
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成年人来说,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提高生活效率。但对于孩子来说,手机却可能成为玩乐的工具,特别是当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时,这种玩乐可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接纳孩子
孩子上网玩会儿游戏,其实和大人玩微信,看新闻是一样的,这也是他打发闲暇时间的一种方式,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首先要给到孩子信任,相信他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和手机娱乐的时间,与其看到孩子玩手机就反目成仇,不如适当给孩子一些主动权,这样对他学会时间管理是有帮助的。
2、明确手机的所有权,培养孩子对物品使用的规范
大部分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都会把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作为学习奖励给孩子,但是这样就会让小学生认为,你奖励给我的就是我自己的东西了,家长是无权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能把手机的所有权完全送给孩子。我们应该向孩子明确一点:我可以给你使用手机,但是手机的所有权是家长的,物品所有权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3、制定好收回手机的条款,让孩子确认
手机对我们的学习,确实是有帮助的,这一点我们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否定。新科技产品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但同时也能影响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如果家长无法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造成孩子对学习和娱乐没有分开,沉迷于玩手机的情况中而荒废了学习。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制定好收回手机的条款,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家长可以收回手机。
4、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和丰富的生活
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很大原因,是无法得到来自家长的积极肯定、充满爱的关心,以及单调、乏味的家庭生活。如果,我们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聚焦在孩子的每一个缺点,而对他的内心困惑、努力的姿态、微小的进步都视而不见,那么现实中的挫折、愤懑、压抑,孩子只能到可以由他掌控的网络世界、社交聊天中去获得。
建议家长注重孩子的过程、注重孩子的状态,不以分数作为衡量、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或者说,家长最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品性发展。
同时,尽量丰富家庭生活内容,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比如一起踏青、一起运动、一起烹饪……当家庭生活足够丰富、有趣、充满温暖,孩子身处其间,能感受到家人合理的关注、积极的鼓励、顺畅的沟通。那么,手机、网络只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会是全部。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依赖手机?
1、如果孩子没办法使用手机时,会不会心情突变,甚至出现焦虑或暴躁与愤怒吗?
2、孩子是不是宁愿同手机打交道,也不想出去社交?
3、孩子是否经常因为手机而晚睡或熬夜?
4、孩子为何使用手机会对你隐瞒吗?
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表现:
1、生活方面,手机不离手。如:走路、睡觉、吃饭都在玩手机,甚至就连手机电量干了也不放过,一边充电,一边玩。
2、 学习方面,开始厌学,不愿意学习,也不愿意去上学。曾经一个好学的孩子,突然因为手机而变得不喜欢阅读,不喜欢做作业,更不喜欢自己去挑战作业外的学习,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随便乱做,没了曾经的专注与努力。
2024-05-05 查看全文 -
在全民都使用手机的大环境下,孩子不可能不接触到手机,但是有些孩子自制力差,就容易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所以想让孩子合理自律的使用手机,家长的引导和监督非常重要。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1、做好防微杜渐,尽早提示引导
家长要充分利用子女年龄尚小、可塑性较强、亲子相处机会较多等有利条件,引导子女养成限时使用手机、非必要不看手机的好习惯;在子女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时,利用户外运动、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子女形成手机依赖;坚定地对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说“不”,在家庭中牢固确立手机管理规定的权威。
2、有原则的约束
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哪些app可以使用,哪些app不允许出现在手机里;每天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定时关机;最重要的是,手机不允许带到学校;与此同时,家长最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约束孩子的同时,最好也减少自己刷手机的时间。
3、坚持例行检查
父母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确保孩子按照规定使用手机。如果发现孩子违反了规定,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并让孩子意识到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父母也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例如保护眼睛、正确姿势等。如果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影响,也可以购买专业的眼镜、保护膜等产品,保护孩子的眼睛健康。
4、给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手机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帮助孩子查找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成绩,缓解孩子学习压力,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
5、为孩子创造其他的活动
孩子沉迷于手机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找不到其他有趣的活动。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掘其他的兴趣爱好,如运动、绘画、音乐等。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志愿者工作,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6、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要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或者让他们多锻炼身体,或者孩子在完成作业想打打游戏放松一下时,与孩子一起玩益智类游戏,共同参与,共同快乐。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2024-04-27 查看全文 -
青少年使用手机会造成各个方面的伤害,比如视力、学习、交际能力等。如果孩子毫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养成诸多坏习惯。因此,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每个家长的首要责任。
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使用手机?
1、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合理奖惩
对于在网络世界中自控意识、管理习惯、思辨能力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家长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规则”对其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与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使用手机前与孩子定好规矩并严格遵守。设定玩手机的时长,并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2、睡前的时间不接触手机,看看书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使用手机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深层睡眠的时间,另外孩子玩手机容易兴奋,所以睡觉前一个小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
3、以疏通的教育方式
若孩子已经成为“手机控”,家长应该以疏为主,而不能用围堵的方式,不然孩子更加变本加厉地玩手机,看视频,玩游戏,以叛逆来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4、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
除了玩手机以外,要让孩子培养点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或者带孩子爬山、游泳、亲子游戏,这些都是能够帮孩子综合发展的有益的活动。
5、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
不要经常也当着孩子的玩手机,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也会有影响,孩子会照样学样。尽可能营造一种生活中除开玩手机还有别的有意思的事情做的氛围,这样孩子就觉得玩手机不是唯一很有意思的事情,自然对手机的依赖就会减少。
6、正确引导,习惯养成
现在是信息社会,手机等产物能够更便捷的让我们了解这个社会,对孩子的学习也有所帮助,我们也不能“一刀切”的一禁了之,更多的是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筛选一些益智类的内容,同时约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让孩子形成良好使用手机的习惯。
2024-04-2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