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
706
-
现如今很多父母总喜欢惯着孩子,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来,孩子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度的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慢慢的他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变本加厉。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
第一,家长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考的能力,不要认为他们小就什么都不懂,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的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并且身体力行地去示范和引导。在对待家中长辈时,家长首先要有感恩之心,要做一个付出的人,这样家庭中教育出的孩子一定会耳濡目染,有很好的教养。
平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不要哗众取宠,也不要一味攀比,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对的,让他们切实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这样对他们以后形成感恩的心智非常有必要。
第二,适当的宠爱与付出,家长学会合理拒绝。
在父母眼里和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对他们的付出和培养以及保护都是正常的,但他们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家长的宠爱和付出也要控制好量度,要让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分析事物对错的能力。
长大的孩子就要当一个大人来对待,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拒绝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也告知孩子不能一味索取,要学会双向的接受与付出,要教育他们像一个真正的大人一样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对家中的长辈心怀感恩。
第三,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和父母一起劳动。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当今社会,大多孩子都被家长溺爱,这就造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哪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也自然不知道珍惜了,更谈不上感恩了。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工作的辛苦,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是白来的,也不少想要什么东西就能买什么东西的,要教孩子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付出,平常要多给机会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劳动,体验生活。
第四,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
有些时候,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最佳,比如,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过生日,这都是让孩子学习感恩的好机会,以生日为基础,教孩子感恩,这样的日子意义更深刻,孩子也会深深地留在脑海中。
第五,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现在暑假期间,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里,爸妈可以安排孩子在大人上班期间做一些家务,比如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间,或者是帮大人择菜、洗菜,这样父母下班回家就能节省时间,早点做好饭。
第六,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父母可抽空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男孩可参加篮球比赛,女孩参加排球赛,这些运动都是需要队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完成的。让孩子通过活动明白帮助人和被人帮助是多么重要,孩子内心的自私防线会逐渐瓦解。
2024-01-26 查看全文 -
学会爱,拥有爱的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有同理心、会关怀体贴别人、懂得爱和给予、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这些美好品质,会让他的人生更加幸福快乐。
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怎么教育?
1、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些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应该自己解决,什么事不需要麻烦别人,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也能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会不知道感恩心疼父母呢。
2、不要总是拒绝孩子的善意
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是天真无瑕的,当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的时候,也忍不住上去帮忙。可是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可能做好,有些时候不但帮不上忙,还有可能帮倒忙。于是家长们为了不被孩子影响,会拒绝孩子的善意。比方说家长们在包饺子的时候孩子也想帮忙,但还是很难把饺子包好,这时候家长就会让孩子躲到一边。
3、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并寻求帮助
通常情况下,家长在孩子的心中是高大威武的,无所不能的。但是即便是能力再强的家长也有无助的时候,很多家长想把自己的无助掩盖在孩子面前假装坚强。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理所当然地就会认为父母这样强大,自然不需要别人帮助。
4、家长可以照顾孩子但不要过于精心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慈母多败儿,过分地溺爱孩子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从宝宝刚出生就是母亲的心头肉,母亲对孩子的呵护,那是无微不至的。衣服要亲自给孩子穿,饭要亲自给孩子喂,遇到事情每次都给孩子出面。
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的原因:
1、父母爱孩子,要有分寸,应该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不包办一切,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同时在家庭事务中承担起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不无底线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以孩子为家庭的中心,事事迁就,懂得敬爱长辈、长幼有序。
2、没有给孩子爱别人的机会
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有些是因为没有学习爱的机会。有句话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人父母后,家长习惯藏起自己的情绪、脆弱,展现给孩子的都是强大、坚韧的一面。
3、爱的方式不对,亲子关系差
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有时候是父母爱的方式不正确造就的。不得不承认,很多父母只是在以“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去爱孩子,并没有真正满足孩子内心对爱的需求、对被认可和信任的渴望。对孩子缺少陪伴、总是否定打击孩子、过度包办控制。
2024-03-06 查看全文 -
现在很多父母都比较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忘记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品,比如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享受给予和接受的幸福滋养,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抛弃。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一、不能有求必应。
父母都宠爱自己的孩子,但爱永远都有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很多时候,父母倾其所有去满足、讨好自己的孩子,自以为是疼爱,实际却是害了对方。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有原则地衡量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并延迟满足。让孩子明白收获需要付出努力,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重点培养利用节假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比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都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好机会,可以跟孩子说“儿童节爸爸妈妈都会给你准备好礼物,现在快到母亲节了,你会不会也送妈妈一份礼物呢”。这样去引导孩子通过送礼或者其他付出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
三、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越好。
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尝试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你不能陪着孩子一辈子,他终将长大要自己生活,每一次你的尝试,都是他成长的机会。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真相,才是父母最大的智慧。
四、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付出应该适可而止,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能看见他人的付出,体谅他人的不易。
五、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父母可抽空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男孩可参加篮球比赛,女孩参加排球赛,这些运动都是需要队员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完成的。让孩子通过活动明白帮助人和被人帮助是多么重要,孩子内心的自私防线会逐渐瓦解。
孩子懂得感恩的重要性有哪些?
一、懂得感恩,才会与人相处。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懂得换位思考,他们总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不会只考虑自己,因此在与人相处时,他们尊重对方,善解人意,待人有礼貌,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获得同伴的友谊,在职场中,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为职位晋升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懂得感恩,才会努力奋斗。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养育儿女的不易,能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会更加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会为全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因此,他们不会好吃懒做,而是更懂得奋发向上,努力奋斗。
三、懂得感恩,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更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会善意对待别人,不会随意抨击别人,会继续传播感恩之心,他们把传播“感恩之心”视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并从中收获幸福感。
2024-02-27 查看全文 -
孩子懂不懂得感恩,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怎么书写,书写成什么样,全看父母怎么教育。父母的言行,是会影响孩子的。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要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让他内心有温暖和安全感。内心温暖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会由内而外的释放温暖,性格很好,不会冷漠自私。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1、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家庭里面,要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在面对长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地谦卑,并且经常在孩子面前,去描述父母曾经对自己的谆谆教诲,表示出没有父母教育就没有自己的今天的感恩之心。在言传身教之下,孩子自然也会受到这些思想的熏陶。
2、注重家庭团结
一个良好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对于父母充满着感激,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对家庭充满着依赖。父母在相处的过程中,要牢记相濡以沫的相处原则。尤其是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用过于激烈的方式去解决纠纷,而是要有克制,给孩子树立起理性的良好形象。
3、提升家庭责任
父母付出越多,孩子在生活中获得的锻炼机会就越少,他们对于父母的付出也就体会越少。因此,父母需要改变帮着孩子做完一切事情的生活方式,在适当的时候,要让孩子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从最简单的家务劳动开始,从而提升自己对于整个家庭的责任感。
4、对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
被认同是每个孩子的需要。孩子在关爱别人,善待这个世界时,我们要给予孩子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对孩子都是莫大的鼓励。孩子得到这种愉悦的体验后,会更加善待和感恩身边的小美好。
5、感恩要有仪式感,利用节日作为载体
孩子对于节日都是充满期待的,利用节日进行感恩教育也是很好的机会。春节,带着孩子回家看看,一起孝顺,感恩父母。儿童节,孩子收到礼物,教孩子热情接受,表示感谢,并妥善保管,引导孩子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亲手制作一份小礼物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6、阅读感恩的相关书籍
和孩子一起阅读和感恩有关的绘本,让孩子学着绘本里的主人公学习着说谢谢,感受生活中的爱和温暖。一个孩子长大能否有出息、能否有教养就取决于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国向来重视对孩子的家教。总之要想让孩子学会懂礼貌,孩子,父母就要首先学会教育,懂得教育,让孩子从感恩学起。
2024-04-10 查看全文 -
当前,许多初中生缺乏感恩意识,主要是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把他们惯得唯我独尊,无法无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孩子的感恩情怀,让孩子学会感恩。
初中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1、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成长的烦恼,帮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成长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来自于父母、亲人和周围环境的支持和帮助。
2、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是建立感恩的前提。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有关情感的书籍、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方式,让孩子感知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3、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榜样。
孩子是最容易被模仿的人群之一。如果他们总是看到家长自私自利,他们也很难懂得感恩。因此,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家长应该展现出自己的感恩之心,尝试为他人做些事情,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孩子面前。同时,家长也可以邀请一些感恩的,爱助人的人来到家里,与孩子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了解到感恩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是人类价值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来让孩子懂得感恩。例如,让孩子明确自己所负责的事情、职责和义务,然后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同样,当孩子做错事情时,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错误,从而学会感恩和自我修正。
5、鼓励孩子发表感恩言语。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当孩子受到他人的帮助时,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发表真诚的感谢之词,让孩子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回报。
6、教育孩子珍惜生活。
珍惜生活也是感恩之道的重要方面。让孩子明白,生命是宝贵的,时间是有限的,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孩子们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珍惜生活中的一切。
初中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但是有些家长的“疼爱”已经变成了过度的溺爱。这些家长过分原谅孩子的过错,从不让孩子付出代价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忽略了孩子应该学会感恩的道理。这种教育方式注定会让孩子成为不知感恩的孩子。
2、家庭环境不和谐。
家庭环境不和谐也会让孩子增加负面情绪,使得孩子更加不知感恩。一些家庭经常争吵,漠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无法培养良好的感激之心和同情之情。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冷漠、无情、自私、害怕承担责任和过度依赖其他人等行为。
3、社会环境。
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一些父母会刻意培养孩子的“不服输心态”,认为要成为人上人必须要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和利益。在这种价值观下,孩子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收益和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初中的孩子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首先,感恩能够让孩子学会珍惜和尊重他人,理解别人的付出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其次,感恩能够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增强同理心和沟通能力。这有助于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更好的行为,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此外,感恩还能够让孩子更加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这有助于孩子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并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最后,感恩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让家庭成员之间更加亲密,关系更加和谐。
总之,懂得感恩的孩子会更加幸福、自信、乐观,并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2024-02-01 查看全文 -
爱孩子是我们每个做家长的本能,在中国很多家庭里,对孩子重视程度都是很深的。当一个孩子出生在家庭中后,都是被当成掌上明珠般呵护着,作为父母长辈都围着孩子转,想把自己能给的,拥有的都给孩子,然而,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对孩子百般呵护,孩子却不知如何感恩”的局面。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一、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父母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为了养育他所遭受的辛苦和压力,让孩子知道父母养育他并不是很轻松的。国家如今为什么有“母亲节、父亲节”,这都是想让子女能够对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有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体会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二、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
父母们经常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呀!”希望能够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父母的付出。但是只是话语上的表达时是不足以让孩子清楚的认知到父母的勤苦付出的。所以父母方便的话,可以多让孩子打一些零工,让孩子懂得赚钱的艰难。
三、让孩子学会珍惜父母的给予。
很多时候,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或是其他事物的时候,父母都会很快的满足孩子,但是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来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不然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破坏自己的玩具,坏了就让妈妈买新的,就是因为玩具对于他来说很容易就能获得;而有的孩子总是很珍惜自己的玩具和东西,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于孩子来说来地比较困难,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获得的。所以当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父母不要让孩子得到的太过于容易,要让孩子吃点“苦头”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样他才会珍惜父母给他的东西。
四、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也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起着示范、表率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在家孝敬长辈,在外尊重老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爸爸妈妈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都会看到。将来也很大可能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因此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会孝顺。
五、征求孩子的意见。
很多父母以为只要是自己的真心付出就必须让孩子接受。但是,有些时候,孩子是不需要父母的这种付出的。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能够更好,就给孩子报了辅导班。父母这个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却不愿意接受,甚至讨厌这种行为。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也要征求下孩子的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是在用心为他考虑。
六、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感恩。
我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学会让孩子感恩。比如说发生了一件特别小的事,别人帮助了孩子,就要让孩子说谢谢。或者说别人给孩子让座,或者有人给老奶奶让座,这时候我们都要告诉孩子,这就是感恩,让孩子知道感恩到底是什么,是要从小事做起。孩子小时候思维还不太成熟,所以我们最好告诉孩子一些具体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去感恩,这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感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七、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载体。
比如说过父亲节或者过母亲节。家长可以带着小孩子回家里转一转,然后给老人买一些礼物,礼物不需要太贵重,只要心意到了就好,这是我们教育孩子感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但是并不是说我们需要买多贵重的礼物,或者说故意做给孩子看。就是说我们父母要真真正正的学会去感恩,这样孩子才会从我们身上学会去感恩,学会去孝顺自己的长辈。
2024-01-26 查看全文 -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就像打仗,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家长来说,最需要费脑子的莫过于教育孩子这件头等大事。那么,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办?
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办?
1样板计:树立学习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
只要家长做到不敷衍孩子,不食言,答应孩子的事说了一定会做到,那么,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个言而有信的人。
只要家长做事认真,孩子的字典里恐怕不会有“马虎”这个概念;如果家长注重平时阅读写作,孩子就会认为这种方式才是大家的学习氛围,也就不会过度依赖电子设备。
因此家长要严于律已,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孩子因为一些挫折而放弃努力,家长可以用自身经历去适当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寻找问题、改正缺点,加快成长。
2平火计:冲突时先压下火气
世界上家长和孩子出现矛盾的概率是百分百!
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是一定会产生冲突的!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如果家长怒火冲天,孩子的情绪也会越来越激动,甚至因为冲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摔手机、离家出走、砸爸妈心爱的东西……最终只会导致矛盾加深,影响亲子关系。
为了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遇到矛盾时,家长要先压下火气,深呼吸一分钟,把坏情绪引起的不理智赶出去,再用平和的心态去和孩子解决矛盾。
如果自己控制不住火气,一定要想想发火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请留下三分冷静、七分爱!
所以,平时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记得要用上平火计,压下自己的火气,和孩子好好说话!
3倾听计:掌握孩子的感受
再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听孩子说话!
当孩子想和家长沟通自己的想法时,家长务必放下手头的工作或者事情,耐心听孩子说话,用心感受孩子想要表达的想法。
比如孩子突然跟你说想要看电影,那可能是孩子想和同学们有共同话题;孩子说想要学跳舞,可能孩子觉得跳舞的人都有曼妙的身姿,很美丽;孩子说想要上数学补习班,可能是孩子数学成绩跟不上了……
家长往往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及时分析出孩子现阶段生活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顺利替孩子解决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家长学会多倾听、多感受孩子的真实想法后,不仅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不理解和抱怨也将远离你们的家庭!
4包容计:接受孩子的缺点
你的孩子也许不够聪明,有很多缺点,但是家长不能因此嘲笑或嫌弃他。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纯洁无瑕,是后天成长过程中人为引导导致孩子有了优点和缺点,有了长处,也有了不足。
那么,当孩子感觉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的孩子好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往往想在家长那里得到一丝慰藉和肯定。
这时候,家长不应该再在孩子伤口上撒上一把盐,而要选择包容孩子暂时的不优秀,同时诱导孩子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而不是选择强迫孩子学习,否则反而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如果家长能了解包容计,彻底接受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那么,家长和孩子的相处也会更加融洽、舒服,而不是针锋相对,互看不顺眼!
5劝和计:帮孩子解决矛盾
家长是孩子的后盾,也是孩子的智慧锦囊!
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冲突摩擦的时候,家长要主动充当“和事佬”。先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那家长要先跟孩子分析错在哪,来让孩子自己真正意识到错误,然后再和小伙伴道歉,教会孩子知错就改的正确态度。
相反,如果是对方小伙伴的错而产生了矛盾的话,我们也可以先跟孩子说清楚小伙伴错在哪,同时肯定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理解小伙伴的行为,让孩子拥有严格对待自己、宽容他人的胸怀!
只有掌握了劝和计,才能帮助孩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同时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交际圈!
6放手计:让孩子自己尝试
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包办父母只能养出飞不出笼子的金丝雀。
然而很多家长会擅自替孩子做决定,而不经过孩子的同意,比如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学什么,诸如此类,常常让孩子觉得“憋屈”,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
而家长包办、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如果家长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没有了依赖,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其实,家长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在父母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并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家长只有做到理解平等,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独立自主的人!
2024-01-1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