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看课外书怎么教育
722
-
如今的孩子爱看书的已经屈指可数了!绝大多数孩子爱看手机、看电视。爱看课外书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看课外书能够开阔孩子的知识和思想的视野,潜移默化孩子走正途,应该积极支持和引导。
孩子上课看课外书家长怎么教育:
一、孩子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家长不能盲目制止,应该看孩子看的课外书是什么内容,如果是黄色暴力之类的书,家长就应该立刻制止孩子,如果是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书,家长不用制止的。
二、很多家长害怕孩子看一些无关紧要的课外书,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看课外书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多看书也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有些孩子在看书过程中,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像那些偶像学习,甚至也会展现出自己的兴趣。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比如说看到比较好的地方就抄录下来,进行诵读。
三、目前新课标已经围绕“三维”展开,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各学科都要求看课外书。正版书籍都是经过多方选编出版的,不像有的网络阅读错误不断……阅读正版图书效果好;纸质书与电视和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相比,影响视力较小,可以减少孩子视力急剧下降。
四、在中小学各学科课本里都有许多附录。如果读这些书,对促进学习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说过“他的成就得益于中小学读的书”!不要小瞧孩子看闲书,那书中字里行间,那书里的故事情节,蕴含中许多道理和不同的人生路。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家孩子人生旅途有书为伴,永远不孤独;气质不断提升,追求上进的步伐就会更加快速敏捷。
五、初中高中的升学考试,越来越走向综合素质的考察和选拔,这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各省的高考作文,那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考查,必须有综合知识!新课改需要孩子广泛地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是国家、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愿望。国家设立读书节,投入大量经费,在学校和文化部门设立了图书馆(室),绝大多数免费阅读和借阅。
六、引导孩子读好书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是家长的责任。相对而言,学校时间有限,业余时间都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双休日和寒暑假。为什么有的孩子不补课,却能保持班级名列前茅?就是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唄!读书破万卷,考场下笔如有神。
2024-02-03 查看全文 -
孩子看课外书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增长孩子的阅历,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但是在上课期间看课外书,就影响学习了,而且会影响课堂上的纪律,还是要好好引导孩子,在正确的时间阅读。
孩子上课看课外书怎么教育?
1、作为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聊聊,问他是不是很喜欢看课外书,喜欢看哪些课外书,接着家长就可以讲讲自己小的时候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让自己和孩子处在同一个频道。
2、可以跟孩子一起整理出一个课外书目录出来,以后有时间的话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接着你就会慢慢发现,课外书读得越多,孩子的进步就越快。
3、家长必须了解教师的处境。家长必须支持教师的工作,并积极配合教师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家长也可以要求老师提高班级的质量,增加班级的活动和兴趣。
怎样引导孩子读课外书?
1、一起参与
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边看边讲解;也可以孩子在一旁看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在另一边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2、课外作业
一般学校都在放寒暑假的时候布置了几项课外作业,其中一项就是要读几本课外书,读完以后还要求写读后感。这是一个硬性作业,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买几本有价值的课外书。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爱学习了,有了求职欲望,自然就爱读书了。
4、图书馆
图书馆里有各式各样的书,天文地理什么方面的都有,总有一个方面是孩子感兴趣的,周六周日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既可以感受那种学习的氛围,又可以从中获得知识。
2024-02-02 查看全文 -
作为学生,按时上学是最基本的行为习惯。目前,在各学校的纪律问题中,迟到仍然是一个普遍而不可忽略的问题。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是不对的。
孩子上课迟到应该怎么教育?
1、父母要发挥积极作用
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会直接影响孩子生活、性格中的种种。自然也包括时间观念这块,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也经常赖床、迟到,那么在你平时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啥太大的效力。
2、让孩子知道准时上学的重要性
首先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无事不请假,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责任。这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做老师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一样,都是最起码的责任问题。孩子一定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感。
3、跟孩子说说准时上学的好处
可以多跟孩子强化准时上学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儿,也可以讲其他人的案例,比如说孩子熟悉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身边的熟悉的朋友的榜样例子。
4、父母要及时进行表扬奖励
对于孩子而言,好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赞同,孩子会失去对这件事情的热情,觉得反正做得好做不好都是一样的结果,还不如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做。因此当孩子做到守时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得到表扬的快乐,自觉督促自己今后有更多的守时行为,从而成为习惯。
孩子上课迟到的影响:
1、容易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上学迟到,会影响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安排。总是迟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况,久而久之,拖拉磨蹭会成为一种习惯,危害巨大。一个不守时的人,他们更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也就让成功来得更难。
2、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想象这个场景,迟到的孩子到了教室,其他同学都已经坐在教室了。孩子怎么办?大大方方从前门,在众目睽睽下进入教室,还是偷偷从后门溜进去。总会担心老师批评,担心同学的看法吧。长此以往,心理还是很有压力的。如果压根就不在意,那就更糟糕了。
3、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爱迟到的孩子,多半都是作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早起晚起都可以,常常因为睡迟了影响到吃早饭。为了赶时间不吃、或者吃得太快,长此以往会影响肠胃健康,从而造成消化不良,时间久了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2024-04-23 查看全文 -
平时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他说话,应该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的关注多了,在其他方面的关注需要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孩子上课总是讲话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
有些孩子上课爱讲话是在跟同学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虽然说这是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表现,却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孩子意识到这些以后,就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家长还要跟孩子强调上课以听老师讲课为主,并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如果遇到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等到课后再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2、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多和自家孩子说话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不喜欢说话,但是到了学校就滔滔不绝,这可能是家里面的环境过于压抑,让孩子无法释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作为父母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就应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家里面懂得利用平等自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避免过度的管控让孩子丧失说话的欲望。
3、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
长时间纠正孩子还没有任何效果,父母就可以考虑把家当做是教室,对孩子进行一定的锻炼,这种自控力的实践锻炼,对于孩子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让孩子坐在板凳上,10分钟不准张望,再过10分钟不准说话,简短的锻炼慢慢的延长时间,也会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
4、不能全面否定孩子,要肯定孩子的优点
平时看不到孩子在上课时的表现,疫情在家看到孩子上课这样爱说话,爱接话,特别是听到有时老师都表现得不太耐烦了,父母一般也会在旁边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说话,扰乱课堂纪律,甚至有的父母会打击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失去积极性和自信心。
孩子上课总是讲话的原因:
1、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闺蜜的孩子并不是外向性格的人,所以他说话很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同学的影响。在我们上学阶段必然也有这种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们性格外向,总是能够挑起让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兴趣、有讨论点的话题。在课堂上一群人也就开开心心的谈论,而没有顾及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2、孩子本身想要表达的欲望
除了我们所说到的周围人群影响之外,其实还有自身想要表达的欲望存在。孩子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有别于在家里面的熟悉感,这种陌生环境也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和周围人进行一定的讨论,不管是内向孩子,还是外向孩子,长时间的相处也能让他们不断的加深这种讨论的状态,从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3、孩子不懂得规则遵守
或许在家里面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说话有什么影响,即使老师给孩子表明上课不能说话,但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不受控制。因为内心对于规则没有一个较强的遵守观念。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无知者无畏。
2024-04-14 查看全文 -
作为父母,我们也决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为去责怪孩子,要与孩子加强交流,了解孩子不专心听讲的真正原因,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
孩子上课不认真怎么教育?
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差,容易因新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2、有规律的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孩子一个过渡准备。例如,孩子在户外跑来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3、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的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情境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4、通过切实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上课不专心,只是因为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家长就有必要带领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专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了。比如,我们日常做的游戏有:顶乒乓球、给数字划线、舒尔特方格、堆火柴等等。
孩子上课不认真的原因:
1、父母给孩子压力
当孩子功课差,在学校的排名靠后时,父母一般都会给孩子很大压力。一开始是训斥孩子,责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后来为了让孩子功课提高就开始给孩子制定各种目标并且严格要求孩子的课余时间,恨不得每分每秒都盯着孩子。
2、天生好动
有的孩子的确天生就好动,非常活泼,一刻都闲不住,这种孩子一般很难集中注意力,就算集中了,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可能五分钟、十分钟后就去想别的事情,玩别的东西去了。
3、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其实对孩子来讲,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原因就是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因为不感兴趣,就懒得做,被父母逼着做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想着如何反抗父母,因此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一会抠抠这里,一会摸摸那里。
2024-04-11 查看全文 -
有意识地增加干扰因素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家长可以偶尔在孩子做事时,假装无意地把他感兴趣的玩具、图书或糖果等放在他旁边。当孩子表现出要放弃当前的活动去选择新的诱惑时,家长应及时地明确提出要求,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突然上课不认真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新的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情境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2、 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孩子专注力差,容易因新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父母还应注意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适时地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例如,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时,成人不应随意地去打扰孩子。
3、有规律的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他的注意力。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孩子一个过渡准备。例如,孩子在户外跑来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4、培养孩子注意事物的广度
孩子注意力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不能同时注意多个事物。为此,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广度。
5、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与需要是孩子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是直接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感官系统。为维持孩子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父母应当注意活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
6、 正面激励
多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些事情不能过于简单,而且避免事情过多过杂。不能一件事没完成就去让孩子去办另一件事。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及时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7、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2024-04-01 查看全文 -
当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昧的批评孩子,因为孩子好奇心是很旺盛的,孩子可能很好奇窗外发生了什么事,不会特别注意的去听老师讲的话,因此家长这时候要帮助孩子来集中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帮助孩子,而不要去责怪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健康的成长,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成绩。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教育?
1、正面激励
多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些事情不能过于简单,而且避免事情过多过杂。不能一件事没完成就去让孩子去办另一件事。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及时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2、日常培养孩子专注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提高专注力,如可以设定一个闹钟,跟孩子说在闹钟响之前这段时间,如果能够真的完全某件事情,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和鼓励,通过提高孩子专注力,让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能够认真听讲。
3、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理方面,例如睡眠不足,身体不舒服等。家长要让孩子早睡早起多锻炼身体,同时也要让孩子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让孩子持续性学习太长时间,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疲惫,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4、帮助孩子排除干扰
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家时就做好上课的准备,要督促孩子整理好书包,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学习用具。因为孩子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越在低年级越容易发生上课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为小孩子分不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他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整天都惴惴不安。所以家长要细心地给孩子予帮助。
5、赋予任务或挑战
当他们被赋予一项他们认为具有挑战性或艰难性的任务时,有可能会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尝试去完成。如果您发现孩子经常失去走神,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设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上,而不是觉得学习是沉闷的、是遥遥无期的,当孩子完成任务和挑战时,要即时给孩子鼓励。
6、培养兴趣
解决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首要的是想办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是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感觉知识是非常重要、非常有用和有意思的,通过知识的运用过程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2024-03-25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