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总爱哭怎么办
740
-
孩子遇事总爱哭,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去尝试说教或者让他们停下来,等孩子情绪平稳之后,家长再去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示范,家长的理解和包容会让孩子更加乐意去接受他们的意见。
孩子遇事总爱哭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鼓励和引导
孩子之所以遇事就爱哭,跟她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很大关系,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内心的挫败感也强,然后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崩溃的内心。
这个时候,作为大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毕竟情绪本身没有错,孩子想哭允许他哭,并设身处地体谅孩子的感受,对他伤心的感受表示认同,然后安慰他。大人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2、教会孩子平静情绪的方法
比如说教育孩子在觉得自己很难过的时候,可以深呼吸几次,如果还是想哭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这些教育孩子平复情绪的方法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平复情绪的方法对于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而言非常的重要。
3、引导孩子合理地进行表达
父母引导孩子孩子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表达,可以让孩子明白简单的话语要比大费周章的哭泣更加便捷有效。另外,这样做也会使得孩子的表达能力有提升。当孩子进行表达时,家长不要轻易地否定,适当的鼓励可以有助于孩子形成习惯。
4、及时的给孩子安慰
小孩子在哭的时候,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要及时的给孩子安慰,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理解,他们内心的委屈就会慢慢的消失。
孩子遇事总爱哭的原因:
1、父母总喜欢给小孩包办一切
我感觉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听到过“你什么都不用理,每天只要学好习就行了,其他的爸妈会给你安排好的”这番话吧。可是如果父母长时间包办小孩的一切,那自理能力小孩该从哪里学起呢?
2、小孩的思维能力很差
在小孩三岁之后,自我的意识已经开始形成,假如一直以哭解决问题,作为父母多少会有点不耐烦。有小部分的孩子缺乏有关于思维的锻炼,而且还不懂如何思考,这样就算是长大还是也只会用哭来解决问题。
3、父母对孩子有所忽视
父母对于孩子的诉求有所忽视,孩子会因此而缺少安全感,当孩子发现自己哭闹的时候父母会对自己有所关注,那么孩子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也会坚持去做,因为在孩子看来,能够得到父母关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4、孩子爱哭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娇惯
当父母对于孩子过分地宠溺时,孩子就会恃宠而骄,遇到一点不高兴的事也要大发脾气,通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父母越宠爱,孩子变得越娇气。
2024-04-09 查看全文 -
孩子没耐心脾气暴都是家长教育的问题,只要家长找清楚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轻松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教孩子怎么宣泄情绪,让他知道除了愤怒之外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感受、做游戏转移注意力等等。
孩子总爱发脾气怎么办?
1、说话口气要温柔
人有七情六欲,孩子生气也是正常的事情。家长想要孩子不要生气,做到内心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内心的角度,用温柔的语气和孩子交流。这样家长慢慢和孩子交流沟通,可以获取孩子的信任。然后多说些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这样孩子勇敢面对问题,不是选择生气来解决,这样满满的引导,孩子的内心的愤怒也会降低下来。
2、不要对孩子生气
孩子情绪失控,开始生气。家长要保持镇定,把孩子拉到一边,耐心的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为什么出现生气。再加上家长给孩子一种镇定的心态,孩子旁边有人慰藉,内心也会安慰许多,只要孩子安静下来,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孩子的情绪也能慢慢控制,心情也能平静起来。
3、转移注意力
许多小朋友都喜爱蛮不讲理,想造成成年人的留意或获得一些奖赏,诱因有很多。例如一些小朋友讨厌刷牙,因此每一次刷牙的情况下,他就有意捣蛋或大吵大闹;一些小朋友不许爸爸妈妈离去,父母急着去上班,他便是不许等。看待年纪较为小的小朋友,书本上说的要讲理这一套,肯定是难以实现的。小朋友较为在意自身的体会,假如蛮横无理地逼他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和小孩都十分发火。比较好的方法便是想办法迁移他的专注力,既使他有新鲜的觉得,又不容易违反爸爸妈妈的标准。
4、练习按下暂停键
有时候,孩子气得像要爆炸了一样,哭得声嘶力竭,但回归平静之后,他可能甚至都有点忘了自己是因为什么生气的,怎么变成非常生气的。这时候,孩子心里也很懊恼,早知道气完哭完这么累,不如不闹了。由此可见,我们帮孩子做情绪高手,可以教他们一招,那就是练习按暂停键,即如果真控制不住自己,开始闹上了,那么稍微闹一下之后就提醒自己——我先闹到这里,我要收场了,要不然一会可能后果会很糟糕,我自己也不舒服。如果孩子能在心里跟自己说这些话,无形中他就具备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5、冷处理法
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安慰和疏导没有效果之后再使用,例如,孩子情绪很大,所有的方法都无法展开,这个时候可以先使用冷处理法,在安全的范围内家长可以先假装忽略他,等到他稍好一些了再进行安慰疏导。
孩子总爱发脾气的原因:
1、溺爱成性往往是罪魁祸首
孩子脾气暴躁,首先审视我们是不是溺爱孩子了?平时总担心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他的欢心,对孩子有求必应,最终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要得到满足,一不顺心就会暴跳如雷。
如果家长是溺爱孩子,助长孩子的贪婪任性,那么家长要约束一下自己,不管你多么爱孩子,也不能溺爱和纵容孩子,因为溺爱不是理智的爱!记住,你要慈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
2、父母的不良示范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做事、做人经常模仿父母,如果父母的脾气很坏,经常大发雷霆、争吵,孩子有样学样,性格和脾气也会变的非常坏。
3、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严格
凡是孩子稍有过错,家长就严厉斥责。这种行为一方面会使孩子不满或者性情压力,另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从而表现出同样的暴躁和攻击性。
孩子总爱发脾气的影响?
1、影响孩子健康
孩子经常发脾气,一来,“气大伤身”,中医认为,平静是最适合人的身体的心理状态,乐极易生悲,气大则伤身。二来,“大动肝火”。经常发脾气,暴躁易怒,孩子的健康需要重视。
2、家庭关系受损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无形中会改变家庭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脆弱的,可能父母随意中的言论就会伤害孩子,让孩子从此和父母疏远。很多孩子都是因为曾经受过父母的吼叫,所以对父母并没有很深的感情,甚至在长大之后不愿意和父母过多的亲近,这都是童年时期的阴影。
2024-05-02 查看全文 -
孩子遇事情发脾气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耐心的倾听孩子,问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沟通,或者给孩子一个拥抱,尽量减少孩子发脾气的次数,慢慢的这种情况就会缓解了。
孩子遇事就发脾气心理有问题怎么办?
1、不要和孩子一同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就一头火跟着发脾气。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在火上浇油,让孩子更生气,认为父母不理解他。所以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冷静的接纳孩子的脾气。既不要对孩子进行打压,也不要置之不理。
2、带领孩子做分析
当孩子冷静的时候,和孩子一同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哪里,挖出原因之后再积极的解决,重新做一次。
3、事后的分析
当这件事情结束后,要和孩子好好聊一下,说明发脾气的坏处,对自己的伤害和对别人的伤害。遇到事情做不好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和心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举个自己的例子。告诉孩子当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允许有脾气,但不是对别人发脾气。
4、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父母喜欢包办、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减弱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使他们逐渐养成依赖他人的坏毛病。为了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自己事情就让他自己做,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比如让孩子帮忙买东西、收拾房间、招待家里的客人等,让孩子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和实践,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只有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才会更加自信,在以后碰到困难时才不会用哭闹来解决问题。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孩子养成遇事冷静的好习惯。
5、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想要孩子不随便发脾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给孩子做好榜样的力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哪怕有些事不会明说,但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爱发脾气,这些都是后天环境影响的后果。孩子爱发脾气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父母只有弄清楚真正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改变。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小孩胆小爱哭家长可以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平常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可以让小孩多接触一下人群,特别是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一下同龄的孩子,不要经常待在室内。
孩子懦弱爱哭怎么办?
1、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交往。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注意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2、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当然,也不能一味不管不顾,否则孩子会更加手足无措,胆小爱哭。
3、经常与孩子沟通。现在的孩子,父母呵护有加,孩子就与人交往少,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玩。父母多带孩子串串门,多参加一些活动,并在孩子与小朋友玩耍过程中告诉孩子怎样与人相处,孩子知道的多了,胆子会大起来。
4、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和夸奖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多来源于他人的肯定,尤其是自己周边非常重要的人。父母对于孩子的夸奖和鼓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孩子懦弱爱哭的原因:
1、有的家庭经常把孩子当做宝宝来养,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如何才能变得勇敢?因此父母要懂得及时放手,还是自己去社会中历练体验,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变得成熟稳重,更加勇敢。
2、现在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孩子可能比较溺爱,不想让孩子经历困难或者太多风浪。但是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根本不让孩子受任何苦,受到任何挫折,长期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显得非常软弱,依赖性非常强,处事能力远远不达标。
3、家长经常吓唬孩子,如对孩子说再哭就让老虎吃了他等,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变得胆小怯懦。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总是否定孩子,让孩子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
2024-04-18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平时在生活中性格懦弱爱哭,甚至在学校还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这是不少父母最头痛的一件事,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引导并加以纠正,孩子可能变得更加懦弱,遇到困难只知道哭,这对孩子以后人格养成会带来极大不利。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大勇敢。
孩子性格懦弱爱哭怎么办?
1、鼓励孩子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要教导孩子伤心时可以哭泣,但哭过之后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该做的事情还要自己去做。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帮助他的方法,比如下一次孩子又哭,家长可以用一个手势或者语言来提醒他。爸爸可以做一个滑稽的大哭的表情来提醒孩子该停止哭泣了,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
2、给孩子找大大咧咧的小伙伴一起玩
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遇到同样的事情时都不往心里去,慢慢他也会改变。玩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会发生变化,变得胆子大起来。我们不要把孩子的表现当作问题,而是当作孩子成长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会发挥智慧,真正帮助到孩子。
3、不可过于溺爱
现在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对孩子可能比较溺爱,不想让孩子经历困难或者太多风浪。但是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根本不让孩子受任何苦,受到任何挫折,长期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显得非常懦弱,依赖性非常强,处事能力远远不达标。
4、报武术班
如果感觉自己孩子性格懦弱爱哭,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报考武术班或者跆拳道,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强健身体,而且还可以让孩子显得更有阳刚之气,遇到不公平待遇或者受欺负的时候可以进行自保,而且在性格上也会更加独立。
5、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因何懦弱爱哭,从而引导孩子逐渐强大、克制哭泣,减少孩子心中的独孤感和脆弱感。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能够使孩子更好的自我认识,从而产生成就感。家长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不利于让孩子强大起来。
6、孩子在哭泣的时候不能给予其特权
家长最好对孩子的哭泣采取中立态度,可以给予一定的安慰,但不能给太多同情,容易让孩子哭得更凶。而且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要什么要自己清楚表达出来,不要用哭闹表示。另外,家长自己要控制好自己,不能凶巴巴,也不能对孩子置之不理,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2024-04-17 查看全文 -
一般孩子特别爱哭,很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多,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一离开家长总是无措爱哭。也有可能是家长看孩子一哭就会帮孩子做事,让孩子养成用“哭”为武器来威胁家长,以致孩子爱哭。孩子特别爱哭,很大原因来自于家庭,也有孩子性格气质在作怪的原因,不同的性格气质赋予人不同的个性。
孩子特别爱哭怎么办?
1、父母要学会控制个人情绪
喜欢哭泣的孩子内心都比较敏感,这类孩子对于父母的情绪也很敏感,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冲孩子发泄。如果已经不小心情绪外露了,要对孩子进行解释,避免孩子胡思乱想,变得更加敏感。
2、不要刻意强调孩子爱哭
孩子哭泣不能给予表扬,不能给予特权,也不能因为哭泣给予惩罚。父母不要因孩子哭泣而妥协,要采取中立的态度去对待,让孩子分散注意力停止哭泣。家长们也可以给到一定的安慰,不能过于纵容孩子吗,否者会变本加厉爱哭。这时候妈妈抱抱孩子,肢体的安慰会让孩子得到安全感。
3、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感觉会比其他的孩子感受要强烈一点。不准孩子哭是错误的育儿方式,那要怎么做才能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应该在孩子哭泣说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引导孩子不能遇事情就哭,要对孩子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4、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若是家长本身就经常以情绪化的态度来面对孩子,那么很容易给孩子带来错误的示范,导致他们有样学样,难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尽量表现得平和一些,遇到挫折也要表现得勇敢一些,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多多的正能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
5、换位思考安慰孩子
当家长感觉自己无法理解孩子不开心的地方的时候,可以选择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不一样。等到自己能够真正的了解问题以后,再开始安慰孩子。家长是孩子的指路灯,所以有的时候孩子哭闹也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几件小事,但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工作,保证孩子成长。
孩子特别爱哭是什么性格?
1、内向敏感
爱哭的孩子可能性格内向敏感,如果性格比较内向,容易自卑,承受问题和挫折的能力差,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容易哭。如果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哭,就可能有特别内向、敏感、自卑的性格问题。也有可能是孩子们倾向于依赖他人,使孩子更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哭泣,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并寻求帮助。
2、“窝里横”
爱哭的孩子最明显的性格就是老人们常说的“窝里横”。在家里被老人和父母宠溺惯了,任何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性子来,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用大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在家里“横行霸道”的孩子,到了外面常常表现得非常内向胆小,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
3、多愁善感,心理脆弱
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多愁善感,心理比较脆弱。稍微有点不如自己心愿的时候,他们就会委屈地哭。父母若是严厉一点,他们也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内心没有安全感而哭泣。
2024-04-17 查看全文 -
孩子喜欢玩游戏,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让家长头疼不已。如果只是单纯的玩一玩还好,就怕孩子沉迷进去,每天茶不思饭不想,荒废了学业不说,还把自己的身体弄坏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总爱玩游戏怎么办?
1、帮助孩子通过游戏做一个有趣的人
家长可以在学业、功课上给孩子设置一些类似游戏闯关的模式让孩子感到更多的成就感。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通过用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感觉到即使在青春期,依旧觉得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有趣的人。
2、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
我们教育、培养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需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完成学业,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我们最终都会步入社会,面对社会。游戏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避风港,真正的避风港应该是家庭。要努力转变观念,转变认识,让孩子不要成为学业的奴隶,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在自己的生活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通过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孩子,把监督执行的功能留给他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对自己事情的掌控感。有的孩子玩游戏,爸妈担心沉溺,但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家长可以是:我并不反对你玩游戏,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
4、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家长这里得不到满足,那么要用什么东西来填补这个的空白?只能通过外物了,网瘾的苗头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因此,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和父母育儿过程中的必修课。平时可以多陪陪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或者带孩子去喜欢玩的地方,增进亲子关系,做好榜样少玩游戏。在这样的环境下,亲子之间的交流才会更融洽,孩子也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去平衡学习与游戏。
孩子总爱玩游戏的原因:
1、自身原因
很多人会对事物上瘾的原因就是因为大脑会产生快感,一些有趣的游戏与视频很容易就能刺激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导致孩子获得快感从而沉迷玩游戏。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不如成年人,加上大脑对快感有记忆作用,所以会“诱惑”孩子再次玩游戏,一旦上瘾就很难走出来。
2、外部原因
科技发达,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大量的精英在背后分析用户喜好,从而不断推出用户喜欢的内容。这种目不暇接的推荐方式,连成年人都无法抗拒,更何况是自制力不足的孩子,而游戏中的互动与反馈方式,也容易让孩子深陷其中。
3、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于是他们需要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2024-04-10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