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提问者:匿名| 2460次浏览| 2024-01-26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26 09:07:44
赞 99

都说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非常的重要。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怪异、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燥、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心理素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所以,家长们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

1、克服自卑心理

由于家长代劳与溺爱,有些孩子的抗挫能力可能比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些。家长要改变观念,慢慢加强孩子的意志磨练,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并制定一个很容易达成的小目标,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让他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可的心理。

2、恰当的挫折教育

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已逐渐兴起。孩子在遇到困境和难题时,父母要耐心仔细的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利弊和解决办法,让他们在分析教导中学到有益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使他们在面临新环境的变化时,能过尽快地了解新的要求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3、鼓励孩子广泛结交朋友

孩子要活泼地生活,需要各种朋友,但许多家长怕孩子受不良影响,限制孩子间的交往。我们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交朋友,他同众多层次的人交往,学到了很多知识。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求助同学,因此,在学习时从来没有发现有难倒他的地方。广交朋友也是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很大的。社交本身就是锻炼孩子处事能力的最好机会,他能做到这样与平时的锻炼也是分不开的。当然,家长一定要作好交友引领工作。

4、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做事情的独立性。在做每件事之前,让孩子养成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再开始做。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们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5、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6、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坏东西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

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要从微小的事情做起,作为父母而言,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父母的引导和孩子慢慢去感悟、体会和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