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怎么平稳过渡初二现象

怎么平稳过渡初二现象

提问者:匿名| 386次浏览| 2024-05-15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15 09:21:05
赞 99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探索,孩子们已经逐渐适应初中生活,进入初二后家长和孩子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但没好两天,不少家长发现,初二竟然才是最大的“雷区”,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青春期问题,弄得家长们焦头烂额。

怎么平稳过渡初二现象?

1、理解并支持鼓励

面对初二这个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家长们早知道、早预防、早准备,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初二这一年他的成绩很有可能会产生波动,所以你一定不要先着急,成绩下降了不要发火,相反你要去鼓励他,初二就是这样,难度很大,成绩波动太正常,所以孩子你不要灰心,我相信未来你肯定可以学好。

2、解决孩子逆反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比如发现孩子迷恋网络、 染头发等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放下架子,先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比如一起出去吃点饭,等孩子平静了跟孩子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这么做的原因, 然后再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引导时可以先给与理解,肯定孩子好的动机,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再讲讲自己青春期的经历,讲讲新闻或者身边人的相关故事,用讨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这样行为带来的后果,然后一起约定如何调整不良行为。切记要就事论事,不能给孩子品质定性。

3、解决孩子早恋问题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传达一种观念,那就是这个年龄段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不是误入歧途。但是要明确的向他们指出,这个年龄段应该好好学习,恋爱这件事应该往后放一放,家长应该表示出反对的意见。

家长在这件事上千万不要做棒打鸳鸯的那根棒子,因为有的时候越是棒打鸳鸯,鸳鸯们却越紧密。家长要适当的引导,如果孩子是因为好奇心或者争强好胜的心而走入早恋这一步的,就应该把这种好奇心和好胜心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这样对于早恋就不感兴趣了。

4、解决孩子上网问题

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有较多原因,家长需探索这些原因。如沉迷网络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法控制上网行为,家长可帮助其学会如何自我控制;如孩子因学习能力较差而自我放弃,在网络里寻求自信,家长可帮助其建立良好学习习惯、与其分享学习方法;有些孩子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因而在网络上进行社交,家长可帮助其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如孩子不知道怎么利用课余时间,家长可以尝试培养孩子的爱好,充实其生活。

什么是初二现象?

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一个著名的“14岁”现象。就是当孩子达到14岁左右的年龄时,很多家长突然发现,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变了,而14岁恰好是初二的年纪。

初二的时候多数孩子变得逃课、撒谎、谈恋爱、抽烟、打架、骂脏话,沉迷网络……总之,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就是喜欢和老师家长顶嘴,对着干,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让人瑟瑟发抖。

英国科学家曾对9—35岁的男性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证实: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的危险行为,其中14岁的少年最为突出,也就是说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中期,身份认同是这个时期的核心问题,他们明锐地意识到自己的不再是孩子了,同时性觉醒让他们迎来了一种新型的两性亲密关系。

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鸡血,总是处于一种“一点就着”的状态,他们试图挑战老师,挑战家长,挑战同龄人,以证明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然而人生阅历的匮乏,对事物认知的片面,让他们的行为还非常幼稚。

认知、思想和行为的不配套,导致孩子出现消沉颓废、麻木冷漠,暴躁易激动、喜欢寻求刺激,自以为是,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压力等心理空洞,甚至走向极端。

为什么初二现象这么多?

1、社会风气原因:坊间流传一首歌谣,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孩子们就认为初二啦,我应该有个性了,我应该初二现象一把了。然后摆出一副,我现在初二现象,我现在青春叛逆期,你们最好都别惹我的架势来。其实没啥事,故意整事,装酷。

2、家庭教育的原因:这一代父母从小都还是吃过苦头的,而且这几年的努力,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所以补偿心理作用,觉得自己吃了太多苦了,不应该再让孩子吃苦。所以,对孩子娇惯溺宠,从小助长了孩子的叛逆,助长了初二现象。

3、心理因素:初二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什么都懂,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

4、学习压力: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与初一的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