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爱心的内容其实很丰富,包括尊重,同情,奉献,当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别人,对弱者抱有同情,对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报以感恩,这样的孩子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爱心的产生基于社会情感的需求,它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来教孩子如何爱护家人,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
1、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享受被爱的幸福
想培养孩子的爱心,我们首先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当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幸福时,就等同于父母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人父母,我们要尽量约束自己的言行,当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时,何愁孩子没有爱心呢?
2、爱心要从小抓起
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是孩子萌生爱心的起点。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作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3、鼓励孩子的爱心举动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一些爱心的举动时,不管这些举动是不是比较幼稚,只要不会造成伤害,妈妈都要给予鼓励。妈妈必须要让孩子明白,爱心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拥有爱心的人,才是世上最富裕的人。因此,要让孩子从小重视爱心。
4、让孩子学会感恩
奶奶亲手为孩子做了香喷喷的包子,要告诉孩子奶奶做这些包子很辛苦,应该谢谢奶奶;叔叔来家里的时候给孩子带了新玩具,要告诉孩子新玩具是叔叔特地为他买的,要感谢叔叔;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家长要注意将这种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5、拓展交往范围
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是培养不出真正的爱心的。家长要多把孩子带出去,与社区里的人照面,与同龄小朋友交往。在没有“特权”和“优惠”的情境下,看他能不能识别他人的好意,能不能回应别人的好意。如果出现了不顺利的情况,父母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表达爱心的技能。
6、移情训练
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时,你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你的朋友一定也摔疼了,我们快去扶起他。”家长这样做,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7、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孩子的爱心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模仿。在爱心教育上,家长要身体力行,要以善心待人,学会帮助别人,尊敬别人,孩子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观察、感受方式,从家长的谈话和行为中,产生自己的理解,模仿并习得家长这种优良品质。
相关问题
- 1 普通家庭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 05-25
- 2 怎样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05-14
- 3 孩子不太会与人相处应该怎样培养 05-13
- 4 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05-13
- 5 怎样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和大格局 05-13
- 6 怎样培养自觉和自律的孩子 05-12
- 7 怎样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05-12
- 8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05-12
- 9 怎样培养孩子自律 05-12
- 10 孩子的自律性怎样培养 05-12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