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要经常鼓励孩子,赞扬孩子,少说打击挖苦的话,孩子胆小不自信和父母的语言要直接的关系。我认为你最棒,你肯定能行,孩子就会更加自信。增强自信心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1、让孩子关心身边的人
孩子很少会去关心身边的人,通常都是身边的人关心他们。但当家长引导孩子去主动关心身边人的时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人信赖、被人需要的感觉,这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善良的同时,也更加有自信。
2、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孩子的自信心得不到锻炼增强,自然就会表现出胆怯的心理。儿童教育研究表明,孩子在8个月至3岁的这段时间,是孩子发展独立自我能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抢着做一些事情,而且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表现出顽皮、不听话的特点,这些都是因为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溺爱孩子,就会压制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的心理。所以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满足孩子想要独立做事情的心愿。
3、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犯错误了,父母要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去对待,不要总是严厉的呵斥、责怪,甚至打骂孩子。如果孩子想要主动帮助父母做事,但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做错了。父母不要对孩子进行责怪、嘲讽,否则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变得胆怯起来。
4、培养孩子一技之长
有不少人发现,自从上学之后生活中除了学习就只剩下各种游戏了,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每当有什么节目演出,自己只能坐下台下欣赏台上的同学,对比着自己羡慕着别人。
所以不要让我们的“挫败”让孩子在“重蹈覆辙”,尽早帮助孩子培养一样一技之长,会让孩子更有自信,不论是什么特长,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
5、放手让孩子去做
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父母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让幼儿承担一些责任,如自己吃饭,自己整理房间等。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还能获得自信。家长应更多地提供让幼儿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6、经营好和孩子的关系
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孩子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对他感兴趣,爱他并且尊重他。那么他就很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有自信心。
相关问题
- 1 怎么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01-23
- 2 怎样能提高孩子自信心 03-26
- 3 初三的孩子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04-27
- 4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 04-24
- 5 孩子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04-22
- 6 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04-21
- 7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信心 04-21
- 8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04-20
- 9 怎么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04-20
- 10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03-24
上一条 :男孩自控能力差用什么办法好
下一条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怎么做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