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让孩子明白成年人是如何去面对困难的,他们在有畏难情绪时又是如何去巧妙处理的、化解的、最后能够解决问题的。这样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成长,也就自然而然的学会去接受挑战、去直面困难。
小孩子遇到困难就不愿意做?
1、家长要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反应,相信孩子的眼泪。有时候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想要躲避,但是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更多的积极信息,孩子就非常有可能想再去尝试
2、当孩子找到方法解决困难时,无论困难解决了没有,家长都要关注结果,如果孩子的解决方法靠谱,家长就要给予鼓励,把孩子的这些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这种做法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困难,自然会举一反三的运用了。
3、教会孩子挑战困难的方法。在我们眼里的小困难在孩子眼里就是大事,你永远也不要拿自己的价值观和孩子去对比没有意义,就像孩子看到的美在你眼里有可能很幼稚是一个道理。当孩子知道了真相,也能够战胜自己的恐惧,你就要去教会孩子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4、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多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评价和引导。比如,孩子每独立完成一件事,或解决了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家长都应当对孩子给与肯定和赞赏。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形成“我能行”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5、孩子有畏难情绪是因为他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要及时帮助孩子,让他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这就是给孩子搭建一个支架。这不意味着直接教会孩子答案,而是提供一个抓手,一个提示,让孩子能在大人的有限度的帮助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
6、鼓励孩子在作出进步之后及时的进行表扬,然后鼓励他们可以更进一步。或者在面对一个困难问题时,他被难住了,他可能失败了,此时家长也要积极的鼓励他,表扬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思考了、努力了,而不去重视最后失败的这个结果。
小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原因:
1、“依赖型”困难
所谓“依赖型"困难,指的是孩子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或老师,在离开父母和老师的情况下,将容易的、会干的事,也当成了困难。严格讲,其本质不是“困难",而是缺乏独立性的依赖心理。
2、“过程繁琐"型困难
这类困难实质上是由多个“容易"问题叠加而成。孩子之所以会感到困难,是因为对解决它的步骤和过程缺乏清醒的认识。
3、“力所不及”型困难
这类困难是孩子的一个客观存在。受孩子生理、心理、智力及经验等因素限制,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是孩子力所不及的。
4、“习惯型"困难
在学习上,孩子照样会习惯将某类问题当难题看。拿“三味"所教的初一政治科来看,有部分学生,在测验和考试时,对最后一道实践探究题,往往放弃不写。即使有时很简单容易,也照样如此!因为在他们心理已形成一个习惯性认识:这类题我从来就做不好!
相关问题
- 1 小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04-25
- 2 小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怎么办 03-08
- 3 小孩子做作业不愿意动脑筋应该怎么办 02-20
- 4 小孩子不愿意学习怎么办 02-19
- 5 小孩子不愿意说话怎么办 02-18
- 6 小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怎么办 02-17
- 7 小孩子不愿意上学咋办 02-08
- 8 小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怎么办 01-25
- 9 小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有什么方法吗 01-14
- 10 小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01-07
上一条 :孩子不会学习怎么办
下一条 :大人说什么小孩都不听怎么办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