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提问者:匿名| 943次浏览| 2024-02-17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2-17 12:06:36
赞 99

网络上经常流传一句话,“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也有孩子利用手机去学习的,手机可以活跃他们的大脑思维,但是这个孩子必须自制力很强,要不然就会经不起手机游戏的诱惑,从而迷恋上游戏,导致辍学。

游戏对孩子的危害:

1、影响他们的学业。

当孩子沉迷于游戏,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这样一来,他们会把学习置于次要的位置,无法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和提高。久而久之,他们的学术表现会下降,成绩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游戏上瘾也会使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损害他们的社交能力。

孩子长时间在虚拟世界中游玩,与现实世界脱节。他们很难培养面对面的交流技巧和沟通能力,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游戏让他们成为沉默寡言、孤僻的人,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机会。这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交场合中与他人的交往,并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

3、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游戏使得孩子坐立不动长时间,并长时间注视屏幕,这会导致近视、肥胖和身体僵硬等问题。长时间沉溺于电子设备,会使孩子缺乏运动,身体素质会逐渐下降。此外,游戏成瘾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睡眠不足的问题,长时间熬夜玩游戏会干扰他们的正常作息,进而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4、腐蚀孩子的心灵。

通过游戏可以接触到的东西有很多,可谓是鱼龙混杂。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接触到了不好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纯真的心灵就会受到腐蚀,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思想意识上多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解决?

1、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很多家长对游戏都是谈虎色变,觉得游戏都是洪水猛兽,但其实游戏只是一种正常的消遣方式。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适度地进行几场游戏,这样不仅能够跟孩子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还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孩子也会愿意敞开心扉去和家长沟通。

2、拜师。

拜孩子为师父,孩子也有他的长处,如游戏比家长玩得好,跟孩子学习,目的是让孩子有成就感,被认可,被尊重。就算懂也要假装不懂,经常请教他一些问题,交流游戏的打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只有搞好亲子关系,才有得谈未来。

3、管理好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

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商量能用于玩游戏的时间是多少,什么时候玩。并且在规定游戏时间方面,有个小建议:隔天玩一次,每次一小时,要比每天玩一次,每次半小时要好。因为每天都要玩游戏,孩子很难改变他玩游戏的习惯。反而会觉得半小时不过瘾。另外,家长可以把玩游戏的时间作为完成作业、获得好成绩的奖励,让孩子在时间管理,效率提升上得到好的促进作用。

4、引导孩子寻找更多的兴趣爱好。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尝试不同的事物,如运动、音乐、美术等,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尝试和探索。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

1、在游戏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内向胆小的孩子建立起线下的友谊。他们可能平时在社交上面有困难的人,在游戏中却能够更好与他人产生一种虚拟的联结。当一个班级中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一款游戏时,这种同伴的压力和来自于对于同伴认同的渴望,可能会很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选择。

2、释放压力。

压力是与身俱来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孩子们释放压力的方式过于稀少,发现了游戏之后,自然就把这股压力转换为打游戏的东西。孩子在打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斩杀”人物角色来释放自己的压力。

3、游戏带来刺激和新鲜感。

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对于未知和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现在的很多游戏都带着虚拟现实的成分,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和平时不一样的感觉。他们会把自己代入到游戏中的角色,感觉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刺激感和新鲜感,一旦上瘾之后,孩子们就会迷失在游戏中,到忘我的境界。